被执行人隐匿行踪及财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顽症,群众对此也深恶痛绝。19日,读特记者从南山法院获悉,该院近日首次采用发布执行悬赏公告的方式,借助全社会力量“围剿”老赖。公告发出仅两日,执行人员便接到举报线索,最终成功控制被执行人。
谈某某与向某某房产纠纷一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判令,被告向某某向原告谈某某支付人民币275335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向某某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谈某某于2010年10月9日向南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进行查控,仅扣划到存款33195.63元,被执行人亦下落不明,案件执行陷入困境。
2017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施行。其中,通过发布悬赏公告查找财产线索的规定,给了执行人员新的办案思路。依照申请执行人谭某某的申请,5月4日,执行人员在被执行人原工作地、身份证住所地及我院公告栏等地张贴《执行悬赏公告》,承诺如有人向法院提供向某某的财产线索或下落,且线索真实有效,促使本案债权全部或部分实现,或通过所提供的线索找到被执行人下落使其到案履行债务的,法院将根据申请执行人的承诺,按照实际执行到位款项的8%支付赏金。
悬赏公告张贴的次日,执行人员即接到知情人士举报。举报人称知晓被执行人向某某的下落,并协助执行人员找到了被执行人。在强大的执行压力面前,被执行人自知无处遁形,最终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并同意代申请执行人向举报人支付赏金2.4万元。申请执行人随后向法院申请结案。至此,一起长达七年的执行难案,通过执行悬赏的方式,最终得以顺利执结。
编辑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