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现鱼群游弋景观 背后的真相竟是……

读特记者 徐强/文 刘羽洁/图/视频
2017-05-18 19:56
摘要

17日网友发现的深圳湾鱼群活动地点距离浮标位置有些远,因此昨天下午,该中心工作人员专程前往鱼群集聚地,现场采集水样带回中心监测,水质监测结果将在19日公布。

  

网友日前拍到群鱼在深圳湾公园东侧海域翻腾游弋的景象,引发众人围观。18日,读特记者到现场一探究竟,发现这里确实有一群一群的鱼儿在欢快游弋。海洋专家在接受读特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与鱼儿产卵季和禁渔有关,而不单是水质改善原因。

群鱼现身引来大批市民

18日下午,记者在海滨生态公园中部的一个观景台看到,深圳湾海水清澈,群鱼正游来游去。有嘴巴细长、身体如标枪形状的瘦鱼,也有身体梭形、颜色浅灰的胖鱼,还有背上有黑黄斑点的小青鱼,粗略估算鱼的种类有五六种。有些鱼正向观景桥下方游去,也有些个头大的鱼围着鱼群逡巡游弋。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桥上,俯身观看,不时还发出惊呼声。

记者随后将拍下的照片发给鱼类专家,请专家鉴别鱼的种类。据这位专家介绍,鱼群中出现的有鞍斑多纪鲀鳗鲶、塘鱧、乌鱼、鹤鱵鱼等。

深圳湾约有鱼类70种

而在4月26日,有网友在深圳东部的盐田港海域,拍到了海豚跃出海面嬉戏的画面。大鱼小鱼纷纷现身深圳近海,是否说明近海海域水质好?

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的专家对此表示,深圳湾海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2013至2014年调查共发现鱼类70种。此次深圳湾鱼类密集出现,与今年休渔期提前和近期天气因素有关。今年5月1日,伏季休渔期开始,而深圳湾设为禁渔区已经3年;而当前适逢一些鱼的产卵季,这些都是造成群鱼聚集深圳湾的原因。加上近年来深圳湾水质不断改善,给鱼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这不是唯一因素。

根据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监测的结果,5月初对深圳湾海域的监测结果和深圳湾浮标自动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均亦未发现异常现象。

治污禁渔见到成效

在深圳湾公园工作13年的员工老王告诉记者,这几年,鱼群聚集的现象并不少见,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出现。今年4、5月份时,他在园中沿滨海栈道巡逻时,经常看到群鱼上游的场面,尤其是涨潮时,鱼群数量更多,主要是来产卵。

据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有关负责人介绍,鱼群聚集处是靠近深圳湾的一处淡水排水口。夏季到来,深圳湾海水温度普遍增高,也使得海水含氧量降低,排水口的水温较低,且含氧量较高自然引得鱼群争相前来。而位于珠江口的红树林保护区本就有大量鱼类资源,近年来因为深圳湾治污以及禁渔措施的落实到位,由此出现鱼群聚集现象。

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深圳在近海海域共设置了15个浮标自动监测站,能及时监测浮标附近海域水质的变化。在深圳湾海域,设有一个位于深圳湾大桥附近的浮标。17日网友发现的深圳湾鱼群活动地点距离浮标位置有些远,因此17日下午,该中心工作人员专程前往鱼群集聚地,现场采集水样带回中心监测,水质监测结果将在19日公布。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徐强/文 刘羽洁/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