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携手英国顶级医疗团队打造区域呼吸道疾病诊疗中心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彭蓓 罗裕菲 文/图
2017-05-16 16:44
摘要

他们均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杰出教授,在呼吸医学、实验医学及心肺研究方面贡献卓越。

5月16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疾病中心”挂牌仪式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举行,这也是港大深圳医院引进的首个三名工程项目。

该院引进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Fan Chung教授整合性气道疾病团队”,双方将通过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使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和重症监护内科(以下简称“呼吸内科”)在临床服务,教学培训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令市民“不出深圳”,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呼吸疾病诊疗服务。

据了解,双方将在四个领域重点开展合作,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哮喘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非药物管理和肺康复计划,慢性咳嗽。力争将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打造成深圳呼吸道疾病诊疗卓越中心。

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是享誉全球的最大的心肺医学研究部门之一,因其在心血管及呼吸科方面的卓越研究、教育及发展而备受好评。在最近的(2014年)一次研究质量调查中,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医学部位列首位。同时,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在呼吸科、心血管科及肠胃病科这三个领域更是排在整个英国大学之首。

Fan Chung教授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呼吸医学教授及国家心肺研究所实验研究医学主任,他所带领的“整合性气道疾病团队”成员包括:Peter J Barnes教授,Martyn R Partridge教授及Ian M Adcock教授。他们均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杰出教授,在呼吸医学、实验医学及心肺研究方面贡献卓越。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气道疾病中心发表了超过2000篇研究成果。Peter J Barnes教授是过去20年来其研究成果被全球引用最多的呼吸研究者。

此外,“Fan Chung教授整合性气道疾病团队”还引进了香港大学呼吸学系专家叶秀文教授、麦翠和副教授加入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三名工程”项目。其中,叶秀文教授被誉为“香港及亚洲地区睡眠窒息症的诊疗及研究先锋”,其睡眠窒息与心脏代谢并发症的研究受国际认可。叶秀文教授长期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内科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仪式现场,由Peter J Barnes教授与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共同为“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疾病中心”挂牌。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张英姬、深圳市医管中心副主任林汉城等嘉宾共同见证挂牌。

据该项目负责人、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主管、顾问医生许建名介绍,科室成立于2013年。经过3年的发展,科室目前共有医务人员16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8名、本科6名;开放床位82张。 2016年,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门诊量超过3.3万人次,出院患者1800余人,并成功诊断多例疑难危重疾病,成功开展EBUS-TBNA等高级诊断技术,长期获得优秀的病人满意度回馈。从2015年1月起,呼吸内科开设“戒烟门诊”,向市民提供标准化的戒烟医疗服务,帮助近40%的患者成功戒烟。

依托于香港大学优质的临床及教学资源,港大深圳医院呼吸内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室配备有创、无创呼吸机及呼吸睡眠检查仪;添置了超声支气管镜;已开展超声支气管镜的检查;即将开放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及睡眠呼吸检查中心。此外,港大深圳医院的影像科、检验科和感染科团队为呼吸内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许建名顾问医生表示,这项“三名工程”可以为港大深圳医院带来世界领先的临床医生、研究员及学术先锋,为学科及学术的发展提供经验及能力。双方期望通过跨平台合作以及较为完善的硬件和设备支持,尽快实现综合服务能力(包括门诊服务、住院服务、睡眠实验室及亚专科门诊和相关科研项目)提升2-3倍的目标。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彭蓓 罗裕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