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记者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现场: “一带一路”精神洋溢
读特记者 沈勇 孙锦 文/图
2017-05-14 21:46

仲夏之际的北京,万物葱茏灵秀。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读特记者从入住的媒体酒店到国家会议中心现场,从普通志愿者到各国前来报道的记者身上,无处不体验到开放包容、合作互鉴的“一带一路”风采。

“一带一路蓝”让人惊艳

盛会中的北京,自信而美丽。

凌晨4、5点钟,记者入住的媒体酒店走廊里便不时响起匆匆的脚步声,各国记者赶着前往会议中心进行采访前的准备。走廊里、餐厅里、电梯里,大家微笑着向同行打着招呼,英语的问候成为共同的语言。

载满记者的穿梭大巴驶出酒店,人们的眼睛忽然被明媚的风光“惊醒”。北京的天空一片湛蓝,如水晶般透彻,在微风的梳理下,朵朵白云被吹塑成银丝,点缀在晴空中更显仲夏北京的大气壮美。5月温暖的阳光打在人们脸上,和煦而不强烈,让人精神一振。许多国际媒体同行为 “一带一路蓝”树起大拇指。

20分钟不到的车程,鸟巢、水立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更显气势恢宏,写有“共商、共建、共享”等盛会标语的道旗、横幅、立体花坛恰如其分地点缀沿路、迎风招展。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由琥珀金砖搭建的“丝路金桥”也更加璀璨剔透,寓意着盛会交流互通、共赢共生的主题。

记者从论坛筹委会了解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迎来了可贵的“一带一路蓝”,更是一场绿色盛会。大会充分利用了既有场地,包括国家会议中心、雁栖湖国际会都等,没有新建任何场馆设施。从会场布置、会议用品到具体接待,一切从实用出发,突出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实现了勤俭办会、绿色办会的目标。

在迎接盛会的同时,北京“功在日常”,不限行、不放假,把筹备工作与日常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相结合,换来天蓝风清。

读特记者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右)在一起。

近2500名志愿者贴心服务

盛会中的志愿服务,开放而包容。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式开幕,志愿服务工作也开始步入正轨,分布在各个岗位的近2500位志愿者陆续上岗,成为盛会中的美丽风景。

记者在会议中心现场看到,仅这里的信息查询区就分为5个平行的窗口,主要职责是确认代表参会信息、将参会代表分流至证件领取区、解答参会代表相关咨询、错证重制、失物招领等。咨询处的志愿者们用流利的口语为外宾解疑答难,为注册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获得了各国代表的一致赞赏。

为了做好本次注册工作,注册台的志愿者们在细节上也下足了功夫。他们按照国别的首字母,将代表的证件整齐码成一排,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代表的证件。每个窗口配备两位志愿者,一位在前端接待代表,另外一位则主要负责搜寻代表的证件,两两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午11点左右,记者在新闻中心门口遇到志愿服务的汉族姑娘小刘和维族姑娘沙吾列,她们已在站在这里近5个小时为各国记者提供咨询和指引服务,期间只是喝水和上洗手间才匆匆离开。“的确比较累,穿高跟鞋站久了,走路都有些艰难。” 沙吾列告诉记者,她学的也是新闻专业,能够为各国在新闻一线实战的前辈老师提供服务,自己觉得骄傲,也学到了许多。

志愿者们付出的点点滴滴,让“一带一路”志愿活动有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外国同行索看《深圳特区报》

盛会中的新闻同行,互学互鉴。

新闻中心里中外记者都在为开幕式报道而忙碌着,媒体工作间和所有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可以说是“一位难求”,然而只要有机会能空出座位,先到的媒体同行常常把插座、网线让给在旁边等待的记者。有了手机、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标配,无法进入开幕式现场的全球记者们也可以及时生动地将论坛开幕式的新闻传递给各自国家的受众。

很多此次参加论坛报道的外国记者都学习过中文,一位来自瑞士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Martin Aldrovand 就饶有兴趣地与本报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自己曾经两次到访深圳,对深圳现代前卫的城市建筑留下深刻印象,十分喜欢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得知本报记者带来了当天的《深圳特区报》,他主动索要了一份,想从中读到发生在深圳的最新新闻。

为让各国记者了解盛会召开的背景,新闻中心摆出了一道文化的“盛宴”,用各国文字编写的北京市情、中华文化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情况介绍的书籍和小册子在门口的长桌上摆放整齐,引起各国记者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取阅。

国家会议中心一楼,大会组委会开设了“一带一路”题材的邮票、首日封专柜,丰富的邮品吸引与会嘉宾、各国记者和志愿服务者争相购买,现场加盖邮戳后,就寄送出去。现场摆放的绿色邮筒,承载着人们对此次盛会美好的记忆。

见习编辑: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沈勇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