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展出祖传私藏产品 听听它们背后的传承故事
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2017-05-13 22:11

作为世界文创产品展示交流的盛会,文博会日益成为众多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大舞台。记者发现,仅在一号馆展出的私藏中,就不乏唐卡、立体剪纸、葫芦刻绘、景泰蓝壁画、中华泥书、铁板浮雕等兼具文化传承与收藏价值的中华艺术珍品。它们述说着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呼唤着新生代传承人,更借文博春风走向未来。

传统技艺聚焦市场眼光

“我是一个种葫芦的农民,可是文博会的广阔平台,让我成了一名艺术家,祖传的手艺也被逐渐列入非遗项目,这份荣誉感无可替代。”见到陶瑞珍的时候,她正在展厅一隅精心地雕刻着一个不足巴掌大的葫芦。身为陶渊明潮湖村分支第十九世孙的她,自幼师从爷爷和父亲学艺,如今已经担纲葫芦刻绘第三代传人、非遗项目传承人。经她创新后的作品,可以瞥见剪纸、绘画、烙画、书法、刺绣等多种技艺风格。陶瑞珍透露,此行文博会她收获不小,不仅有台湾、韩国、东南亚、蒙古等地的厂商或个人与之联系,还有不少人发出邀约,请她上门送教,更接到了若干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企业订单。她表示,“文博会是一个开阔视野、交流学习的好机会,来到深圳,心情都变得不一样,特别开心。”

陶瑞珍

在长沙展厅内,记者还遇到了“中华泥书”第一人刘上四老师。现年63岁的他18岁学艺,是中华泥书的第六代传人,2016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表示,自己不虚此行,刚开幕就获得了关注,多件作品被买走,而且还有人主动要求上门学艺,让他颇为感动。

刘上四

倾尽一生精研祖传绝学

在惊艳世人的作品背后,是非遗传承人倾尽一生的付出。

“每一件惊艳世人的作品都需要经历时光的磨砺,在寂寞与孤独中悄悄诞生。作为传承人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最重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遗“郭式铁板浮雕艺术”传承人郭海博介绍,完成一幅1米高、1.4米宽的铁板浮雕画需要“千锤百炼”,2个多月的捶打、近20道工序方得佳作。近年来,他痴迷于太行风情与藏区风俗,采访足迹遍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在积累了20多年深厚艺术积淀后,他最大的心愿是期待遇见更多有绘画基础、有兴趣、吃得苦、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爱上这门艺术,将其发扬光大。

郭海博

无独有偶,甘肃省掐丝珐琅画代表性传承人李海明也是一个艺痴。他8岁起师从伯父学习景泰蓝技法和工笔画,后独创性地将刺绣、国画、漆画,注入堆丝、垒丝等高难度镶嵌技艺,并结合唐卡和壁画工艺,开发出景泰蓝壁画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李海明介绍,由于艺术创作工艺繁琐复杂,制作周期长,能够坚持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培养传承人难上加难。他此次参加文博会,仅仅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吸引年轻人关注、了解、学习,他说,自己愿意倾尽一生,将这门工艺传世后人。

李海明

发扬光大更需文化认同

“非遗的传承并非仅靠热情,更需要全身心的热爱和文化认同。”80后张延茹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海纸斗代表性传承人”,从八岁起,就和姥姥学习剪纸及纸斗制作,多年来收集和整理的明清时期剪纸老花样逾千件,收藏及修复老纸斗400多件。张延茹表示,剪纸是国家非遗项目,有着3000年历史,在海内外也拥有较高知名度,但传承前景却并不乐观,目前中国剪协约4000名会员,逾3000名是老年人,年轻力量青黄不接,且剪纸易学难精,花样神韵更是易求难得,要达到传承的标准仍有待努力。

张延茹

作为勉唐派唐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一,著名唐卡大师赤增绕旦的作品《第一代象雄王》为台北故宫南院所收藏。他介绍,虽然藏区提供了许多公益学习机会,但是区别于一般技艺,唐卡更需要心灵相通。他认为,作为勉唐派传承人,必须从冈底斯山追根溯源,从文化入手了解象雄文化,否则,单纯研习岩料调制和画艺,根本无法到达唐卡绘制的最佳境界。此行,他带来了多幅珍贵藏品,希望能展示出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历史,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藏地文化。

赤增绕旦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