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转基因”,中外人士在穗研讨

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2017-05-10 21:53
摘要

5月10日下午,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客观看待,重新认识转基因”研讨活动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相关人士出席了活动。

5月10日下午,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客观看待,重新认识转基因”研讨活动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相关人士出席了活动。

专程前来参加活动的英国著名科普作家、环保人士马克·林纳斯表示,科学证明,与用于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任何其他手段相比,转基因技术同样安全可靠。如果人们误信那些反科学创新的谣言,农业生产就无法获得新发展。

马克·林纳斯之前曾经坚定地反对转基因,如今发生了根本转变,成为转基因的支持者。他说,过去的反对转基因,是出于对“非自然的”科学技术的恐惧,没有任何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就将这一原本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妖魔化,“我为此感到深深的抱歉”。

许多对转基因有疑虑的人认为,这种技术存在危险。马克·林纳斯称,事实上,作为一种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育种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近日,ISAAA发布了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已经进入第三个10年,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迅速上升到2016年的1.851亿公顷。作为最早商业化转基因且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美国在生物技术应用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和阿根廷,转基因技术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更提高了农民收入,通过粮食出口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欧洲每年进口数千万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产品用于食物和饲料加工。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介绍,中国目前转基因技术的研发现状,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的,包括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研发、转基因水稻的研发等,同时还有大量其他优秀的成果。如果未来产业化政策进一步明朗的话,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成果涌现出来。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