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人347万买走天价鱼?网上这条“新闻”骗了你
读特记者 谷少传
2017-05-09 17:13

最近,“深圳客商347万买走天价鱼 每斤28500元”的消息,在互联网和微信朋友圈里满天飞,火辣的标题,刺激人的数字,着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样一个具体时间和地点等新闻要素模糊的轰动性的新闻,真实情况如何?当读特记者带着怀疑眼光刨根问底时,发现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4日传播8日大流行

5月4日,一艘福建籍渔船在南澳海域捕得1条122斤重的金钱鳘,经过十几轮竞价,最终被一位深圳客户以每斤28500元的价格买走,总价格达到347万元。”短短100多字的消息,加上金钱鳘的背景介绍,这条图文并茂的消息在8日突然间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

记者通过百度和朋友圈搜索发现,这条消息早在5月4日已经出现在《南澳海岸》、《潮州玩家》以及《泉州第一现场》这些地方网络自媒体平台,但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5月5日,《兴昌鱼胶专家》、《揭阳微生活》以及《石狮万事通》等地方自媒体平台接力传播这条消息,但仍没有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直到5月6日,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以及凤凰网等全国权威媒体平台转载后,这条消息开始在全国范围传播,8日、9日,这条新闻开始在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微博、微信铺天盖地的传播。

记者还注意到,5月4日开始传播时写的事情发生在5月3日,而5月8日大规模传播时,发生时间又成了5月4日,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有矛盾,而且从新闻图片看,那条“金钱鳘”怎么看也不像有122斤。另有个别网友也留言,称5月1日起南海已经休渔, 渔民应该停止捕捞才对。    

追根溯源找到被篡改的真相

5月9日上午,在《南澳海岸》微信公众号上,记者看到该微信公众号5月4日刊登了一篇《南澳海域捕获一条122斤的金钱鳘,一土豪下重本347万买走?真相是......”,该微信文章率先提出疑问,称这条消息和该公众号4月23日刊发的一条“汕头保时捷车友捕获一条疑似天价金钱鳘”有诸多相似之处,其中图片更是完全相同,但该公众号没有进一步与汕头保时捷车友会核实。

5月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汕头保时捷车友会,该会相关负责人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正为这条被篡改的新闻而苦恼,假新闻的传播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希望新闻权威主流媒体把真相告诉公众,避免谣言进一步扩散。

杨先生告诉记者,汕头保时捷公司在4月23日组织了一场汕头保时捷车友南澳岛自驾游,在出海体验海上捕捞项目时,捕捉到一条疑似“金钱鳘”的大鱼。因为现场并没有鉴定出结果,车友们就带回市区,第二天他们找了多位老渔民来鉴别,确认为赤嘴鮸鱼,并非金钱鳘,并在当天晚上卖给了做鱼生意的海门老板,售价为7888元。

记者对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现,该名录未将“赤嘴鮸鱼”列入保护名录,而黄唇鱼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杨先生还告诉记者,这条赤嘴鮸鱼重45斤,可以人工养殖,从新闻图片就能看出,这条鱼不可能122斤。

对于为何有人篡改新闻事实进行谣传,杨先生分析估计是一些鱼胶经销商抬高价格的炒作行为,对于制造谣言引用公司活动图片的行为,公司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汕头应急办发权威消息辟谣

9日下午,汕头应急办微博发文对近期广泛传播的天价“金钱鳘”事件给予辟谣。

该微博称,近期,汕头再次上了全国热搜版,内容是有媒体报道了在广东汕头南澳岛捕获了重达122斤的“金钱鳘”并售价347万的新闻,配图使用的是汕头市自驾游爱好者协会自驾游活动的相关照片。

经了解,照片为该协会4月23日在南澳岛带领车主在出海体验海上捕捞项目时捕捉到的一条的大鱼。当时该协会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中采用的是“疑似‘金钱鳘’”这一说法,且鱼重量为45斤,并非122斤,后经辨认,该鱼确认为“赤嘴鮸鱼”,于当天晚上以7888元售卖出去,并不存在网上所称“347万售卖”。因此,网络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不实,也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汕头应急办相关负责人电话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上的新闻尤其是具有吸引人眼球标题的新闻,网友一定要保留几分清醒,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否则很容易被误导。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谷少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