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深圳“暂停限外”将延续,公安上线“零跑动”业务112项

读特记者 谢敏 黄丹
2020-05-13 16:33
摘要

会议邀请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市公安局副局长马鸿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新毅、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介绍了深圳市依法防控疫情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法治保障专场)。发布会透露,本周全市出行车辆已超过常态流量,但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交警部门暂时不会实施针对外地车、货车等的限行措施。会议邀请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市公安局副局长马鸿雁、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新毅、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介绍了深圳市依法防控疫情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楚宏主持。

深圳市司法局:全面启动“战疫有法”

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在疫情防控系列发布会上表示,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律师行业党委全面启动“战疫有法”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派出由402名律师组成的75个服务团,进驻全市74个街道和深汕合作区、662个社区,全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力促依法防疫和复工复产双发展。

截至目前,“战疫有法”行动志愿服务团累计服务企业1711家,提供法律咨询2976人次,进行宣讲290场次,参与纠纷调解447场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988条,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216条,解决案例998个,汇编法律指引410份,开设法律服务专线134条。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坚持依法决策,对于疫情防控决策,诸如复工复产、境外输入防控、紧急防疫物资采购、中小企业减负政策等等,都逐一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形成的各类法律审查意见和法律分析报告达80余份。

各部门严格规范执法,在公共卫生、市场监管、治安、环境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指引》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相关行政执法问题》等执法规范,从基本原则、查处要点、标准流程等方面为一线行政执法人员提供标准化、模块化、实景式的工作指引。

特殊场所超常规防控,深圳监狱、戒毒所等特殊场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依法封闭管理和隔离备勤,取消休假,全警按“执勤战斗、隔离备勤、外围保障”模式,分三批全部投入疫情防控战,至今保持着监所内“零感染”。

深圳市公安局:做好维护社会秩序恢复和稳定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公安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聚焦”不松劲,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一是聚焦全市检疫卡口确诊病例拦截,经检疫卡口入深累计2805万人次,未发生输入确诊病例;二是聚焦重点目标的管控和防护,全市各类隔离人员和133家医院、各个集中观察点未发生疫情传播扩散事件;三是聚焦公安监所在押人员感染风险预防,全市各个监管场所无人确诊感染;四是聚焦全市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每日投入3.2万余名警力,社会秩序良好有序。

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马鸿雁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严字当头、严防死守”的部署,我们牵头设立49个城际联合检疫站,安排1400余名警力在“两场一站一码头”及口岸联合值守,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出动专职警力加入1130余个“三位一体”社区排查小组,共核查65万人;打好“科技牌”,精准防疫,对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支撑率名列全省第一;加强防范境外输入信息核查工作,全面实行各类监所战时封闭管理,对新入所人员采取“专区隔离15天+监所隔离15天”的“双保险”。

疫情爆发后,深圳警方第一时间对外发布打击防疫期间违法犯罪的通告,建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破案、快公开”的“五快”机制;坚持从严从快打击,特别是针对涉确诊病例瞒报案件及涉防护物资诈骗案件,期间累计查处各类涉疫刑事治安案件490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0余名,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深入开展“大巡逻、大排查、大管控”,全局每日部署1.2万余名警力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4千余名警力在防疫医院、隔离点、场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盯防值守;认真做好全市各学校复学复课返校安保工作,通过实施“一个专班+三级督导+五个到位”共16项举措,提前排查返校人员风险,组织对全市校园内部防范,以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整治,为复学复课创造稳定良好的校园环境;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九条工作措施》,依托民生警务深微平台上线“零跑动”业务112项,开发“疫情自主申报”系统,累计注册信息1000余万条。

深圳市交警局:暂停“限外”政策不变

深圳市公安局交警局副局长冯新毅介绍:随着我市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全市交通已恢复到日常交通的状况,从本周情况看,周一出行车辆283.72万辆,达到常态流量的110.4%,周二出行车辆268.40万辆,达到常态流量104.5%。货车日均出行21.69万辆,达到常态货车流量的105.1%。

针对暂停限行外地号牌小汽车方面的政策,冯新毅表示,近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早晚高峰时段深圳的出行车辆当中,外地车近25万辆,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交警部门考虑到,目前仍然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如果施行车辆限行措施,势必会将部分出行者挤到公共交通工具上,而各学校也要求家长尽量利用驾车、骑车、步行等方式接送学生,因此现在推出车辆限行措施不利于疫情防控。现阶段,交警部门将利用铁骑、视频等巡逻方式,提前、主动发现各种警情,加快处置速度;同时将优化道路设置,规范占道施工和货车运输行为,力保交通顺畅。

虽然此举对我市交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圳交警通过升级铁骑勤务,强化疏堵保畅,加强“六巡”勤务(摩巡、车巡、社巡、视巡、智巡、民巡),全面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采取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道路交通组织挖掘通行潜能,确保全市道路交通基本平稳可控。

深圳国际仲裁院:三大科技平台实现“安全高效”非接触仲裁

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安欣介绍,在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实现足不出户解决纠纷,深圳国际仲裁院火速升级三大科技平台:网上立案平台、视频开庭平台、证据交换存储平台,确保“安全高效”,实现“信息化、一站式、全流程”非接触式仲裁。

“网上立案”、“网上证据交换”、“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的“信息化、一站式、全流程”非接触式仲裁,截至目前,通过网上立案的数量已达到2188宗,网上开庭、证据核对、身份认证、疑难案件研讨等视频连线数百次。采取远程线上服务案件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以上。远程开庭的推广,不仅能有效避免人群聚集,阻隔病毒传播,同时还可以提高流转效率,实现疫情防控与纠纷解决两不误。

同时,为更好地发挥网络远程仲裁的优势,鼓励当事人积极使用网络远程仲裁服务,深圳国际仲裁院于2020年2月6日发布《关于共同应对疫情减免部分案件仲裁费的特别决定》(下称《决定》)。根据《决定》,在防控疫情特殊时期,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使用深圳国际仲裁院网络仲裁服务平台参加仲裁程序的,仲裁费将大幅减免。其中,符合网络远程仲裁条件的案件,国内案件受理费全免,国际或涉外案件立案费全免,其他费用按照《仲裁规则》规定费率的50%收取;在网络远程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结合案件进行的不同阶段,在50%仲裁费的基础上再减免10%-50%。预计全年直接为企业减负3.8亿元人民币,着此举着眼于“降低成本”,大幅减免仲裁费,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对于特区企业涉及境外的各类商事纠纷,深圳国际仲裁院在疫情期间继续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持续提升仲裁员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增聘46名国际知名商事仲裁专家,覆盖国家增加到77个,国际化比例达到41.26%。增聘的仲裁员中有12名是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首批31名专家委员中29名均已纳入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名册。高水平国际化仲裁员队伍的建设,为企业解决涉外商事争议吃下“定心丸”。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谢敏 黄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