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好青年 | 王征途: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开路人

读特记者 石义胜 文/图
2017-05-05 01:15
摘要

王征途主动代表反诈专项办,反复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协调,2016年3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电信诈骗涉案资金返还工作规定》,引起了全国各省市的高度关注。

 去年8月,清华大学一名教授被电信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骗走1000多万元卖房所得款一案,让全国的老百姓看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之大。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反诈大队)副大队长王征途每天都在同此类犯罪分子交锋,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迎难而上 组建全国一流反诈中心

“反电信网络诈骗是一场不见面的战斗,事主稍有不慎,可能倾家荡产。”王征途介绍,前几年,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严重影响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2015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王征途被任命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人。当时公安战线治理信息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势单力薄,最开始时反电信网络诈骗办公室只有王征途一人,各项打防管控工作差不多是“一张白纸”。

“我本人虽然从警十多年,也破获一些接触类的诈骗案,但对非接触类信息诈骗新型手法,也感到打击难度很大。”王征途告诉记者,面对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只能迎难而上。他不断走访调研,结合以前的办案经验,制定了专项办组织架构、行动工作方案等,协调市委宣传部、市通信管理局、市银监局等部门牵头成立6个工作组,不到两周的时间,打开了全市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新局面。后来经过他反复上门沟通,八家大型银行机构,四大电信运营商,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入驻反诈中心, 为涉案账号的管控及侦查提供支撑,逐渐形成警民共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反诈机制、全国一流的反诈中心。

敢闯敢试 创新警情打防管控新机制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防与骗,成为一场“猫与鼠”的持久战。为了遏制案件高发势头,王征途带领反诈中心创建了堵截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新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信息诈骗警情打击、处置和防范同步推进的有效机制。

很多事主察觉被骗后,报警求助,此时,钱款已被身在外地甚至外国的犯罪分子转走,如何拦截被骗资金是王征途主攻的难点,也是制度的真空地带。王征途主动代表反诈专项办,反复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协调,2016年3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电信诈骗涉案资金返还工作规定》,引起了全国各省市的高度关注。经过反诈中心和在深全国人大代表的联合推动,去年12月1日,央行出台新规,在ATM机给陌生账号汇款,延迟24小时到账,诈骗分子在深圳利用ATM转移诈骗款项占比率从近70%下降到36%。

王征途还创新地提出了“污水池”概念,扭转了反诈骗工作长久以来“跟在犯罪分子后面跑”的局面,利用大数据比对筛查,找到有可能会去买银行卡的人和已经开卡的“嫌疑卡”,精准防控,提前预警、冻结。去年一家法国企业被诈骗分子盗取电子邮箱并发了一封更改合作账户的邮件给了国内的合作伙伴,款项被打进了诈骗账号,法国公司没有收到资金,报警一查,收款账号早被“污水池”锁定,资金全部“睡”在账号动不了。这家公司对深圳公安赞赏有加。

大逆转 首次实现警情数立案数双下降

“从2004年第一起电信诈骗案发生,到2015年7月,深圳电信诈骗案以年均30%的速度在增长,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王征途说,2015年8月开始,情况有了好转,2016年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战果辉煌的一年。

在王征途和战友们的努力下,2016年开创了“七个第一”:深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警情数(同比下降24.6%)、立案数(同比下降20.2%)双下降;被骗资金拦截率达53.7%、快速拦截被骗资金4.467亿元,协调事主原路返还涉案资金8947万元,拦截率返还绝对数双双排名全国第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破案绝对数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一个向骚扰信息全面宣战;全国第一个探索“宽带IP实名制”;全国第一个组建反诈骗宣传专业队;将市反诈中心打造成全国第一序列的反诈综合平台。

苦干实干加巧干,王征途依然冲锋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征途之上。

编辑 夏岩青

(作者:读特记者 石义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