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莞脉传承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粤剧曲艺培训基地挂牌仪式,在东莞市道滘镇四联小学举行,为学生们送去了一道内容丰富的“非遗”大餐,让学生们都能零距离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随后“舞狮”“粤剧”““麒麟引凤”“木鱼歌”等非遗项目轮流展演,现场还设置了展示区,“莞草编织”“放河莲花”“茶山公仔”“七夕贡案”等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非遗项目,让前来观看的同学们惊叹不已,个个看得兴趣盎然。
读特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师们还分组教学,从草编基础知识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编草席、给公仔上色等,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学习着。
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和诸多特色非遗展台,现场还摆放非遗省级以上项目的相关介绍展板和非遗道滘粤剧历史文化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学生前往了解。
在舞蹈室,粤剧知识微讲座及粤剧行当服饰亲子现场和互动交流活动正在举行,现场摆放的精美粤剧服饰,吸引了众多对粤剧文化有兴趣的同学和家长争先体验。
四联小学粤剧曲艺培训基地是道滘镇第五个校园培训基地,基地的设立将让喜欢粤剧曲艺的学生在第二课堂接受传统粤剧文化的熏陶,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营造了曲艺之乡“学粤剧从娃娃抓起”社会良好氛围,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欢迎。
活动现场还有非遗墟市。道滘粽、高埗矮仔肠腊肠、冼沙鱼丸等美食摊位,让早已饥肠辘辘的“小吃货”们大呼过瘾。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志平表示,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非遗魅力,这也是非遗传承人们参与项目的根本原因。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