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金南岭有条革命古道 见证了……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黄从高 文/图
2017-05-02 16:34

广东紫金南岭地处海丰、陆丰、惠东、五华、紫金五县县界之交,四面高山环绕,屏障其外,盆地其中,素有“文武鼎峙 双带交流”之美誉,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钟姓数千人聚族而居,恃“山高皇帝远,不缴粮,不纳税,俨然成为五县交界的一“小王国”

一百多年来,清代官吏和民国初期的紫金当局亦无可奈何。作为红色紫金最南部的地区,南岭纵横50多里,地势险要,曾一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河源革命风暴的中心地带。活跃海陆紫革命老区一带的红二师曾两次攻打南岭。整个南岭有一半人口或被反动势力屠杀。

解放后,南岭有6个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最近,有学者认为,南岭为革命所做的贡献,紫金第一峰——巍峨的武顿山可以见证,南岭那蜿蜒起伏的革命古道也见证这一切。

40余南岭儿女参加紫金暴动

南岭的革命古道长短不一,然最集中处则是南岭彩头村。这段古道最初修建于明代,整个古道用石块铺成,最宽处2.5米,窄处0.4米,全长约有20公里。彩头村古道通往海丰的黄姜、公平,陆河的碣石溪、新田,惠东的大茂村、中洞村、杨梅水、高潭、新庵、多祝。偏僻的彩头山村,是紫金、海丰、陆河、惠东、五华等五县交界之地,用“石块铺成的古道”与处于革命风暴潮中心的五县串通一体,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古道古亭相映成辉

南岭彩头村革命古道最为密集,在村中田埂上,随处可见一条条直通向山坳的古道。记者走在彩头革命古道上,四周层峦叠嶂、若隐若现的茫茫林海尽收眼底。顺着革命古道,记者来到参天嶂旁边,建旁建有一石砌而成的“参天亭”,大门上面写着“参天亭”楼名,大门左右两边有对联:“嘉客盈堂饮甘露,高朋满座挹清风”,正厅福字两边有对联:“参赞和风旋福地,天施甘露润心田”。 亭子窗台写有对联,上联为:“白云自来往”,下联为:“青山无古今”。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古道、古亭建于清代。以前这古道上还有为过路人、征途客开设的茶亭,从凹脚下通往海丰途中的“石盘沥”担水煮茶、煮饭,方便天天往来披星戴月,踏破崇山峻岭,费尽劳心劳力肩担盐头的、桁枋的、运送山货等的贫苦人们解渴和充饥。在古亭中避雨迎风,爽气徐来,清风频送,天然美景,舒畅多饮三盅来解渴,你一言,我一句,欢谈几句自忘怀。由于时代发展变化,古建的“参天亭”无人管理,现仅存遗址,但古道仍可通行。

“红蓝相间”打造特色小镇

毗邻南岭的惠东中洞村,在革命年代有着“东江红都”之称,目前惠州正投入数十亿元全力将其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以前从南岭墟镇到惠东中洞村,彩头村革命古道是必经之地,需要翻山越岭,行程十分艰难。不过,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观。目前惠东县已修建了中洞村到惠东高潭村三江口的道路,而三江口离南岭墟镇只有7公里,南岭镇委书记钟宇雄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正全力推进南岭镇至高潭镇三江口村7公里出口道路,以打破制约南岭镇发展的交通瓶颈,届时可依托“东江红都”中洞村来发展南岭红色旅游。

南岭植被茂密,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全镇范围内目前已禁止打渔、打猎、乱砍乱伐行为,并严厉打击偷挖珍贵树木等行为。南岭镇委书记钟宇雄表示,目前正在为创建生态旅游休闲专业镇做好规划,该镇计划以青山绿水为主点,升级改造德先楼至武顿山脚下的道路,规划建设武顿山、文笔峰15公里登山绿道、休闲旅游林间道路、自行车观光大道,在现有河道上打造一条5至10公里长的山泉游泳河。同时以客家民居德先楼、松山寺、烈士陵园等现有景点为看点,以茶园为亮点,在南岭主道路的可视范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连片规划、种植茶叶,将南岭建设成为“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名镇。

见习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黄从高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