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调解工作对于化解纠纷,消弭矛盾,为民解忧起到了“及时雨”“灭火器”的作用。近日,随着三方签字完成,一桩调解案件历时2个多月后终于在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成功结案,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减少了多人聚集带来的防疫安全隐患。
2020年2月24日上午9点多,十几人情绪激动地来到梅沙街道综治中心门口,声称要为逝去的亲人讨回公道。信访维稳工作人员立即警觉起来。疫情特殊时期,人群聚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街道工作人员上前了解情况后对逝者家属进行沟通劝说,给他们分析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宣传防疫期间相关法律法规。经过疏导劝解,逝者亲属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并选出两名代表前往开阔地方会谈,从而防止人群聚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疫情防控风险。
经了解,2月21日晚胡某被某搬迁公司雇佣,参与该公司承揽的某旅游公司搬迁工作。在搬迁物品过程中,胡某突然倒在电梯里,经120送盐田区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根据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显示,胡某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其家属认为搬迁公司和旅游公司没有及时救治,要求双方赔偿80多万元。
梅沙街道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并要求务必处理好此事,同时做好防疫工作,安抚好亲属,随后街道调解员及律师协调三方到街道会议室进行调解。2月24日上午,信访调解工作人员和街道法律顾问对于工伤认定、赔偿标准和人道援助给与胡某家属解答,并从调解和诉讼两个角度为其分析案件可能性结果,也向其说明疫情期间违反防疫管控规定、聚众非法上访行为带来的法律后果。胡某家属听完解答后表示一定遵守管控规定,合理合法表达诉求。
调解员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分别于2月25日、2月27日、4月16日为三方当事人搭建调解平台,通过讲解法律法规和以案说法的方式,对胡某家属适时进行合理诉求的引导。调解员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逐渐赢得胡某家属信任,专业细致的解答也为最后调解成功夯实了基础。
4月30日上午,调解员组织三方进行第五次调解。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在当日中午12点半左右,三方就胡某的死亡人道主义补偿金额达成一致,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成功为胡某家属争取到15万元人道主义补偿。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陈伊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