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群鸟类扎堆“打卡”深圳湾!禁渔六年生态景观明显好转

读特​记者 徐娅 摄影 陈玉
2020-05-08 21:47
摘要

5 月 8 日,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深圳湾海域列为禁渔区六年来,自然生态景观明显好转,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候鸟数量逐年回升,鱼跃鸟欢已成深圳湾常态。

近日深圳湾出现鱼群聚集排水口的奇妙景观,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深圳市民前来观赏。5 月 8 日,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深圳湾海域列为禁渔区六年来,自然生态景观明显好转,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候鸟数量逐年回升,鱼跃鸟欢已成深圳湾常态。

▲ 5 月 8 日,深圳湾公园河道入海口处大量鱼群聚集。

"海水水质洁净,鱼虾丰富,所以深圳湾海域的候鸟种类也很多。"一位摄影爱好者说,连有着"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也在深圳湾畔频繁光临。抱着孩子前来深圳湾公园散步遛狗的胡先生告诉记者,近海岸能观赏到这么多鱼群,表明深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作为深圳市民也感到高兴和骄傲。

▲ 5 月 8 日,不少市民在深圳湾公园河道入海口观赏鱼群嬉戏。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许安阳介绍,深圳湾海域是珠江口鱼虾类重要的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也是候鸟迁徙、越冬场所。为加大对深圳湾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圳湾大桥以东约 23 平方公里海域范围于 2014 年 5 月 1 日起被市政府列为禁渔区,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捞和养殖行为。

记者了解到,禁渔六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始终对深圳湾禁渔区保持高压执法态势,日夜巡逻、铁腕整治,严查严管海上违法违规行为,查获并销毁 900 余艘"三无"船舶和 170 余万米非法网具,有效杜绝了深圳湾非法捕捞,丰富了候鸟的食物来源,保护了深圳湾自然资源环境和渔业资源。

▲ 5 月 8 日,中国渔政执法船在深圳湾海域巡逻。

据悉,目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将严格落实《深圳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8-2035 年)》的要求,继续做好深圳湾禁渔区执法管控工作,积极推进深圳湾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同时,借鉴以往设立深圳湾禁渔区的经验,全力推进深圳东西部近岸海域设立禁渔区,降低沿岸捕捞强度,不断强化我市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徐娅 摄影 陈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