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装配式建筑规模居全国前列!第四届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1-09-16 22:10

9月16日,第四届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暨精品展会在深圳开幕。记者获悉,深圳装配式建筑规模已超过4200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738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已达43%,超前完成国家的目标任务。

据悉,本届论坛以“致敬百年征程,筑基新型建造”为主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主办,50余名专家主题演讲结合精品展会、闭门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建设行业不断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出台15个政策文件和13部标准规范;建设总规模达到4232万平方米,2021年上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738万平方米,占比已达43%,超前完成国家的目标任务。

深圳已打造了哈工大深圳校区、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项、汉京中心等一批“鲁班奖”、国家标准3A级精品项目;孵化培育了31个国家、省、市级产业基地;创设了全国首个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培育6名正高级工程师;建成了省内首批7家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组织了近10万人次的公益培训、项目观摩活动,初步形成“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协会助力、企业受益”的具有深圳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并持续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持续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该负责人表示,面对“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圳建设行业将全面落实“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更高层次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高水平发展不懈探索和努力。

针对多元化的民生需求,深圳建设行业将充分发挥模块化建筑、钢结构等建设周期短、建筑品质高、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助力“双十工程”学校,防疫医院,地铁车站等民生工程的高标准建设,既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新业态,又加大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等民生保障,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幕式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对深圳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深圳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取得硕果累累,为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示范。

会上,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与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与万科城建、深圳建工、深圳信职院、深圳大学城规院等,分别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政府支持、校协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构筑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职院+龙头企业的“四位一体”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本次论坛上,还发布了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人才发展主基地,据介绍,该基地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联合万科城建、深圳建工等龙头企业联合打造,总占地5万平方米,首期建设将近1万平方米,将成为全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人才集训场,源源不断为行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会中,50余位资深专家围绕“双碳新机遇——新目标下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路径”“高质新格局——新常态下的产业与技术发展”“产品新战略——新时代下的建筑产品创新力”等主题进行演讲,内容重点聚焦装配式技术创新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应用,如地下空间、公共空间、不同类型建筑、市政设施、邮轮等,以及“双碳”目标如何体现在设计、建材、装修、钢结构创新等路径,工业化与信息化如何在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建筑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度融合,装配式装修、模块化建筑等建筑产品如何进一步实现价值提高获得感等,专家们希望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展望趋势前沿、交流经验做法、链接全产业的发展动能,共促新阶段新发展。

此外,论坛展出现场集中展示近40家代表企业的最新成果。万科、特区建工、中建科技、华阳国际、中建海龙、广胜达等全产业链条龙头企业,集中展示了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装配式装修、建筑机器人、数字化设计与生产、预应力产品、膜壳体系等数前沿成果、热门产品或重点技术。

(原标题《深圳装配式建筑规模居全国前列!第四届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开幕》)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