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处于“五一”小长假,今天又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双节日”里,劳动青年们回首过去一年,是感叹岁月蹉跎,还是能坚定的说一句青春无悔?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的邓永洪医生去年此时,正报名参加支援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医疗队。据悉,这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支援该县的第六批医疗队。邓永洪医生对口帮扶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支援时间半年。
夜间加班给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授课。
从到达大化县的第一天起,紧张有序的帮扶工作就已经开始。当天晚上,他到科里和当地夜班的医生交流,了解大家的需求和临床知识的薄弱点。摸清请款后,决定首先通过理论授课的形式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半年里他们共举行了27场次的业务学习授课,通过授课规范了大家对常见病的诊疗工作,提高了大家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理论知识。
专科查房分析病情。
查房是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一环。邓永洪医生每天会带着大家一起查房,遇到有典型、疑难病例时进行专门的专科查房。在查房过程中,传授儿科医生临床的诊疗思维,问诊技术,查体技巧。通过专科查房明显提高了大家对儿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诊疗水平。
临床技能培训:电复律。
除了理论授课和专科查房,他还会和大家一起进行一些临床技能的学习,通过集中培训和诊疗过程操作的方式对儿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儿科常用技能的培训,包括气管插管、电复律、腰椎穿刺、呼吸机调节等等。通过技能培训,全体儿科医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以上的操作技能,能在平常的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
抢救患儿
他说,在大化县的半年里,最充实还是和大家一起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刻,在这半年里共参与主持抢救20余次,在抢救过程中,一边抢救病人,一边与同事们分享危重病人识别、生命支持技术及抢救治疗方案。通过多次和儿科同事们一起抢救,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到了儿童危重病人的识别及抢救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儿科医生们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下乡义诊
除了在医院的帮扶工作,医疗队还会利用一些时间到乡村卫生院举行义诊和为乡村医生举行一些学术讲座。
就是通过这样“传、帮、带、教”等方式,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儿科成功首次开展了儿童百日咳、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甲亢、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完全川崎病、风湿热、支原体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心律失常、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等疾病的诊治,帮扶成效明显,受到病人及全体儿科医护人员好评。
半年时间转眼过去,邓永洪医生结束了此次支援工作。值得高兴的是,4月28日,他收到大化县的朋友发来信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通过了“二甲医院”评审,让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医疗方面完成了结束该县没有一家二甲医院的脱贫任务!
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支援发热门诊。
从大化县回来不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医院号召全院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隔离病情,邓永洪又再次报名参加了这个抗击新冠肺炎的支援队伍。从二月初疫情开始至今,他已参加了四批次的发热门诊支援医疗队,在发热门诊工作超过了50个日夜。期间,筛查出了确诊病例,也复核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无惧艰辛,无所畏惧,只希望能把病人全都尽快筛查出来,不让一个病例流入社区造成社区传播。
邓永洪说,他其实已经是个快步入中年的“八零后”了,但他相信那句话,最重要的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现在不奋斗,将来忆什么呢?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陈伊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