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携手角逐“国家中心城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良龙
2021-09-15 08:37

长沙湘江两岸高楼林立,美如画卷。 CFP供图

日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注意到,在《规划》45351字的篇幅中,做大做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都市圈的内容就有6413字。

《规划》提出,建设长株潭国家中心城市,将长株潭都市圈打造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全国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全国高质量公共服务典型区、全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先行区、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引领区。至“十四五”末,长株潭都市圈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左右,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建设长株潭国家中心城市

在建设长株潭国家中心城市方面,《规划》提出,发挥长株潭整体优势,推动长株潭三市整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提高省会长沙首位度。对外提高集聚力和影响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积极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擦亮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开放名片。

——建设更具实力的株洲。集聚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型功能玻璃等五大新兴产业,转型提升陶瓷、服饰等两大传统产业,将株洲打造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双循环战略节点城市、中华炎帝文化名城。

——建设更有魅力的湘潭。将湘潭建成国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区、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构筑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在构筑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方面,《规划》提出,以湘江为纽带,依托区域内重大交通干线,加快三市空间紧密融通与同城化,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的同城化发展新型空间结构。

一轴是指串联三市主城区的湘江发展轴,依托湘江沿岸科创、产业等优势资源、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构建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走廊、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廊和高品质人居家园三大功能的湘江发展轴。加快湘江风光带和滨江地区规划建设,打造长株潭“百里滨水走廊”。强化三市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长沙市中心地位、龙头作用和集聚功能,加快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创意、交通物流中心及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强极化带动效应,引领长株潭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株洲、湘潭比较优势,协同打造湘江湾智能制造产业走廊和科创走廊,共同建设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

一心是指长株潭生态绿心。以长株潭生态绿心为核心,打造长株潭都市圈城市中央公园。严格落实长株潭生态绿心法治化保护,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生态空间结构,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态绿心。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科创研发、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设计创意、康养休闲、文体旅游、体育运动等绿色创新产业,推动长株潭生态绿色融合发展。

三带是指长株潭中部(京广)发展带、北部(渝长厦)发展带和南部(沪昆)发展带。中部发展带依托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天易经开区等为空间支撑,聚联空港—高铁新城、雨花经开区、株洲经开区、渌口经开区等区域,优化沿线用地功能和设施布局,提升各重要节点的可达性,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临空经济、商务会展等产业。北部发展带主要依托渝长厦高铁、杭长高速、长张高速,以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等为空间支撑,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轻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辐射带动湘西北发展。南部发展带依托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以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岳塘经开区等为空间支撑,聚联湘乡、韶山、醴陵等区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航空科技、新能源装备、海洋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辐射带动湘中、湘东、湘西发展。

多组团是指立足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围绕长株潭中心区域,打造若干重要功能组团,主要包括宁乡城镇组团、浏阳城镇组团、韶山—湘乡组团、醴陵—攸县组团。推动组团内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要素整体协调发展。

打造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在加快同城化建设步伐方面,《规划》提出,以长株潭三市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提升长株潭整体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圈。依托长株潭都市圈地处京广、沪昆、渝长厦高铁交汇的区位优势,统筹铁、公、水、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长株潭建设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面向全球的国际交通门户。

——构建梯次配套的产业圈。编制长株潭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通过规划、土地、财政等手段,统筹三市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区域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构建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

——形成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同城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善长株潭三市统一、有效衔接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推进教育、医疗、医保、社保、养老、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公交、健康、医保、社保、图书馆等“一卡通”,加快三市政务服务对接共享。实行长株潭旅游“一票通”,联合开展主题旅游推广活动,共建旅游服务监管平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圈。健全长株潭同城化议事协调机制和日常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建立制度统一、规则一致、执行同步的协同发展机制。支持三市企业间开展劳务外包、加盟合作、员工共享等用工模式。建立长株潭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共同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和创新资源共享,支持三市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

(深圳特区报广州9月14日电)

(原标题:《长株潭携手角逐“国家中心城市”》)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