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龙社区工作站90后青年李尉桦:把群众事放在心上

读特记者 曾逸敏
2020-05-01 20:33
摘要

1日中午,白石龙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90后的李尉桦在工作站内正吃着午饭。突然,他接到两户居民因装修起纠纷的报告,赶紧放下碗筷到现场处理。此前,他还曾在凌晨2点接到任务。

1日中午,白石龙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90后的李尉桦在工作站内正吃着午饭。突然,他接到两户居民因装修起纠纷的报告,赶紧放下碗筷到现场处理。此前,他还曾在凌晨2点接到任务。

不仅如此,在此次疫情中,作为白石龙社区工作站党群中心副主任、民兴苑小区党支部书记,年轻后生李尉桦思路清晰,解决困难,敢于担当,3个月不停休,持续奋战在疫情一线。

“我年轻,靠前点”

1月29日,李尉桦就赶回深圳,参加社区防控工作。当时正值形势严峻之时,白石龙社区又以外来人员居多,无疑加大了防控难度。而李尉桦负责的,还是隔离人员的信息登记、送外卖等工作。

为不让家人担心,李尉桦没敢告诉他们。其实,他自己在面对隔离人员未知的身体情况时,也有些担忧,“但是,我年轻抵抗力好,靠前点没关系。”

为让隔离人员安心居家,李尉桦还为他们提供24小时服务,“大家的快递到了就在群里说一声”。

白天忙完社区工作,李尉桦晚上回家也没能闲着。作为民兴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他还必须扛起小区1000多户的防疫重担。当时,党支部委员一共有5名,3名在外地回不来,1名工作繁忙。

他想到,号召全体住户和物业人员共同参与小区防疫工作。不到两天时间,小区就建了一个将近500人的“党建引领全民防疫”微信群,搭起了一个疫情防控沟通平台。

3个月时间,李尉桦一日无休,直到这两周才有了喘息之隙。朋友调侃他,“头发都有些稀疏了。”李尉桦心里却觉得:“2003年,我是被守护的一代。17年后的今天,我希望能守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

主动请调基层

其实,李尉桦到白石龙社区工作站工作还不到一年。此前,他在一街道办公室工作了8年,但一直没忘自己“要深入基层”的想法,争取到了调入社区的机会。然而,他发现,实际与想象的并不一样。

“太复杂了。”李尉桦总结。从城中村乱摆放,到装修纠纷,再到噪音干扰,社区工作站要负责的事情细小琐碎,并不能仅靠知识就能解决。

李尉桦告诉记者,此前一老人家随地摆摊,售卖红薯。社区党委书记金鹏不忍赶走老人家,于是买下所有的红薯,又为他寻了一小小店面,这给了李尉桦极大的启发。

在工作中,李尉桦也遇到过不配合工作的市民。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进出小区的居民都需出示通行证,“但此前有位年轻人嫌麻烦,就是不愿掏出口袋里的通行证。”李尉桦耐心沟通良久,获得对方的理解。不久,这位年轻人还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

李尉桦总结:“要做好基层工作,就是要把心放在群众身上,把群众放在心上。”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曾逸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