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湖贝小学:“小学校,大教育”,让老师享受成长快乐

晶报记者 顾蓉 通讯员 项冬/文 学校供图
2021-09-14 16:00
摘要

这所学校堪称袖珍,占地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一进校门就“一览无余”。老师不多,约50多人,然而在2019年罗湖区教育系统“名师工程”评选中,这所学校有10人上榜,占全校教师的18.5%,今年又有3人入选罗湖区教育系统“领鹰工程”培养计划。

这所学校堪称袖珍,占地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一进校门就“一览无余”。老师不多,约50多人,然而在2019年罗湖区教育系统“名师工程”评选中,这所学校有10人上榜,占全校教师的18.5%,今年又有3人入选罗湖区教育系统“领鹰工程”培养计划。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市罗湖区湖贝小学。

“一师一优课”研讨活动中,湖贝老师在上示范课。

校长彭晓丽早在6年前上任伊始就把教师发展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并时常提醒老师们“不以校小而不为”。她提出: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目标是把湖贝小学建设成为一个注重教师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地方,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成长的快乐!

专家来校指导。

搭平台 构建“师徒教研共同体” 助力教师成长

顾振文老师2015年到湖贝小学报到,刚入校门时,他以为教学楼后面应该还有操场,没想到学校实际就是这么“巴掌大”,那时他有点动摇、有点失落。但经过多年的成长,他先后担任语文、道法两个学科的科组长,还曾多次参加各类比赛获大奖,现在他还是学校的安全办副主任。他如今的感受是:“我爱湖贝,这里让我获得了成长的快乐。”

6年前,彭晓丽就任湖贝小学负责人,鉴于学校的现状,她果断提出:学校要发展不能只靠硬件,老师才是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体。

学校请全国著名合作学习专家郑杰校长携团队成员张蔷博士来校进行“靶向式”培训,并对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指导;疫情发生前,校长还带队去厦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拓老师们的视野,提升老师们的专业技能。

同时,学校以“小贝成长营”为发展阵地,通过一师一徒、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模式,让每个教师都有资深教师作为自己的师傅带领学习,同时凭着自身的经验和特长兼任其他教师的师傅,形成“师徒教研共同体”,发挥教师个体所长,打破专业壁垒,促进教师多方面成长,老师们“亦师亦友”“与爱共长”,教师队伍整体满意度较高。

作为螺岭教育集团的一员,学校紧紧依托集团优质资源,在校际合作学习平台的支撑下,快速进入了为未来发展蓄能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从特色课程向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专家的引领以及合作学习平台的搭建,学校建立了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当堂检测”为主要环节的湖贝“自主课堂”基本模式,鼓励教师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的变革。

湖贝小学自主课堂课改项目荣获“全国自主教育实验基地”称号,参与实验项目的老师们在高峰论坛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中斩获一等奖4个,同时在近两年深圳市、罗湖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

美丽的校园一角。

共成长

一人参赛多人助阵

激发年轻老师内驱力

回忆起在湖贝小学6年来的成长经历,顾振文心怀感恩。他说自己刚来时,学校就克服困难,硬是在校内挤出单人宿舍供他们这些刚来的年轻老师居住,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谈到自己当年作为语文老师,首次参加2020年罗湖区“智慧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一事,他坦言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后面有一个团队在支撑。他特别提到,时任德育主任朱钐钐、道法科组长李文婷、道法老师刘亲、王莎都给予他无私的帮助,校长彭晓丽更是陪他训练到晚上12点半,他自己次日凌晨5点半起床“背台词”,9点参赛,终获大奖。

一人参赛多人相助,这在湖贝小学早已形成传统。不仅是同科组的老师鼎力相助,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会主动帮忙,如美术老师负责上课用具制作,信息老师负责PPT制作技术指导、设计,语文老师帮忙推敲演讲稿……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制保证,只要湖贝的老师参赛就都能拿奖。

据副校长项冬介绍,此前学校师资队伍平均年龄40多岁,这两年新进了一批年轻老师,加上老教师退休,如今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平均年龄37岁。老教师们主动帮助年轻老师成长,学校也有意识地为年轻老师创造更多参赛的机会,2020年学校除了美术科目老师因为超龄特殊原因没有参赛,其他学科全部有老师参加各类比赛并且均获奖。经过大赛的“洗礼”,一批年轻老师迅速成长起来。

廖翠婷老师年轻好学,作为语文老师,2020年代表学校参加罗湖区“智慧杯”首届小学劳动教育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斩获三等奖。参赛前,学校毫无经验,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廖翠婷及其团队机智地想到打“文明牌”,将这节参赛的劳动教育示范课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包括学校正在开展的“厕所革命”)相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评委眼前一亮。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邓娟老师来到湖贝后和科组长刘俊芳老师一起成立了啦啦操一队和二队,她第一次带队参加罗湖区中小学啦啦操比赛就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个人也获得了2020年罗湖区新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所带的两支队伍进入到了全国少儿啦啦操精英赛阶段。

老师们在追求业务进步的同时,也追求个人政治的进步,廖翠婷和邓娟老师都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顾振文表示,在湖贝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老师们在湖贝越干越有劲,而且是愉快主动地干。

“小贝成长营”助力教师快乐迅速成长。

见成效

3人入选“领鹰工程”

一批老师在成长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来看看近几年湖贝小学的成绩单:学校获2020年世界读书日“阅读,伴我成长”创作比赛优秀组织奖;朱钐钐老师获2018年罗湖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彭娟娟老师获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作业创新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孙瑜老师获2020年罗湖区“智慧杯”小学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张旅红老师获2018-2019年度“深圳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在2019年罗湖区教育系统“名师工程”评选中,彭晓丽校长获评“教科研专家”,项冬副校长获评“学科名师”,曾丹、朱钐钐获评“学科骨干教师”,陈蔓丽、蔡春获评“教科研骨干教师”,彭文福、顾振文、刘俊芳、贾明获评“教坛新秀”……

如今,湖贝小学已纳入罗湖区湖贝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综合改造,未来的湖贝小学占地将扩大近10倍,或将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前景令人期待。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给学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结合学校现状需求,学校提出了“把湖贝小学建设成管理高效、特色鲜明、师生全面发展、家长满意优质学校”的阶段发展目标,“修炼内功,夯实基础,内涵发展”成为学校的发展思路。

学校在鼓励年轻教师不断参赛的同时,还着力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教育部“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基于发展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构建研究》《智慧家长,梦想学生——湖贝家长学堂实践研究》《基于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自主课堂构建与实践》和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法制教育活动探究》,以研究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湖贝小学连续七年被评为“深圳市广播操标兵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深圳市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党支部荣获罗湖区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罗湖正在努力打造素质教育先行区、智慧教育先行区、教师发展先行区、教育质量样板区,湖贝小学可以说是先行一步。今年,校长彭晓丽、副校长项冬、课程发展中心主任蔡春3人光荣入选罗湖区优秀教育管理者“领鹰工程”培训计划。

“小学校,大教育”“不以校小而不为”,湖贝人一直在努力!

(来源:晶报)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晶报记者 顾蓉 通讯员 项冬/文 学校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