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一张纸折叠几下,刻刀三转两转,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抗疫群像。重庆黄桷坪民间艺术爱好者伍洪玲用剪刀和纸张记录下抗疫画面并参加抗疫义卖,他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听障者。
【解说】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走向红区,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鼓励,这些令人动容的画面都是伍洪玲对战疫过程印象深刻的片段,他将这些设计制作成剪纸作品并参加义卖,所得全部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解说】4月28日,在重庆黄桷坪十方艺术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坐在桌前埋着头,对着纸用力地刻着的伍洪玲。伍洪玲2岁时因药物失聪后便生活在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时,他喜欢上了剪纸和绘画,如今在打工之余坚持创作。在伍洪玲的创作室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油画和剪纸,仿佛是一个小展馆。
【同期】伍洪玲
我其实特别特别喜欢画画,还有剪纸,因为在这过程中我特别能感受到乐趣,因为我心里面想的,能够表达出来,我对艺术的兴趣能够通过绘画和剪纸去表现,所以我是很开心的做这个东西。
【解说】伍洪玲表示,自己通过在网上自学,将剪纸、绘画与现实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他的所见所闻,有常见的建筑题材,也有针对热点时事的创意作品。作品越来越多,伍洪玲也变得越来越乐观开朗,更喜欢走到户外去寻找灵感。
【同期】重庆十方艺术中心 艺术家 邵丽桦
可能他内心世界很安静,但是可能有些孤独。后来我们就说把你脑袋里这些丰富想象力表达出来,他就自己拿着相机、手机去街道上去拍照。
【解说】因为纸张越大,对于创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构思也要越来越缜密,伍洪玲就锲而不舍地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如今他的剪纸作品最大尺寸达到8米。随着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他还探索更多方法表达艺术,开始立体剪纸制作,尝试设计小机关,让作品动起来。伍洪玲表示,生活如同剪纸,从无到有,事在人为,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