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同时收到美国八所常春藤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比上火星还难!2014年全球只有一位学生获此殊荣;2015年全球只有一位;2016年全球两位。今年结果出炉,已有四位孩子获得八所常春藤名校的通知书,他们全出自“寒门”,都在为上哪所大学发愁!
第一位华人:多才多艺
萧靖彤是华人后裔,她的家庭几乎不会说正宗的英语。但是萧却具有超高的语言天赋,几乎引起了所有常春藤大学的注意。
本周,住在加州的萧靖彤,收到令人振奋的消息,她被常春藤大学录取。不是一所,而是八所,分别是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达特茅斯学院。
这是一项壮举,她几乎不相信眼前的八张录取通知书,泪水从脸颊上奔涌。报考大学时,她还担心一所名校都考不上。
她5岁到美国,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报考前,在一所公立的艺术学院上高中。
她所在高中的校长说,萧靖彤在学习上非常成功,她创造性的工作令人记忆深刻。“如果有人能包揽八所名校,那一定是她”。她在申请常春藤名校时,不仅写了一份简历,还写了一篇如何学英语的小论文,讲述她的家庭里特有的发音方式,比如把“snake”(蛇)读成“snack”(小吃),在“cast”(铸造)和“cash”(钱)的读音上没有差别,但都知道使用时的不同。她的小论文中还讲到她小时候是怎样被拉出班级,专门请语音学家补课,矫正发音,并且通过演讲和参与活动来训练自己的发音。萧在申请学校的论文中详细讲述了新移民家庭中的难事和好事,以及如何努力融入新的环境。她的切身体验被八大名校的老师认为,“对移民家庭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7岁的她,已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编剧、诗人、作家和新闻记者。从潜心为叙利亚难民写一首诗,到采访好莱坞明星摩根·弗里曼和克里斯·埃文斯,她的作品发表于很多出版物,比如少年读本、洛杉矶时报等,并且多次获奖。她说她最有激情的事是“讲故事”,“文字的力量无限,书读得越多越觉得文字的力量强大。我喜欢听音乐,喜欢看电影,这些都影响着我的生活。”她还说想写一部自传体作品,不是笼统的概述,而是刻画出华裔这个群体的独特体验。
萧现在的烦恼是,该从八所常春藤名校中选择哪所去读。她说,不管上哪所,她都将讲述更多有关毅力和勇气的故事, 并且继续用言语来塑造她的生活。
黑人女孩包揽常春藤
对于很多富家子弟来说,黑人女孩爱菲奥玛•怀特-索普(Ifeoma White-Thorpe)的成绩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成绩。
这位来自新泽西州莫里斯山中学的(Morris Hills High School)黑人女生,是第一个在美国“高考”发榜日脱颖而出的黑马。接受CNN采访时,她讲述了自己收到第八封常春藤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情景,“我当时有点儿紧张,我的天呐,我的天呐,这是八所常春藤中的第八所来信,点进去,看到的是‘祝贺你’,我,我,噢,天呐!”过了两天,惊喜再次降临,斯坦福大学也录取了她。
爱菲奥玛是高中学生会的负责人,她还在全国塞尔玛演讲(the national Selma speech)和散文大赛得过奖项。尽管擅长写作,可是她很想学习生物,将来想要从事全球健康事业。所有的常春藤学校“都有非常完备的研究设施”,所以她首先申请这八所名校。
但是,爱菲奥玛出自“寒门”,现在担心的是学费。这八大名校都没有奖学金,而是按照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发放助学金,所以她得权衡:哪个学校的助学金更优厚。她的父母很自如,说她上哪所都支持。“实在不行,还可以上斯坦福大学嘛!”
全面发展获丰厚奖赏
马丁·阿尔滕堡(Martin Altenburg)来自北达科他州,毕业与法戈北中学(Fargo North High school),除了收到八大常春藤名校的8张录取通知书,他还被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录取。
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绩全A,还是个优秀的小提琴手。除了加盟学校的乐队,他还参加了当地的管弦乐团、室内乐团和青年交响乐团。他还是学校里田径队和游泳队的运动员,参加过数学竞赛,做社区志愿者,是一个地区性学生服务组织“核心俱乐部”的负责人。
马丁一共申请了20所大学,他坦诚地说:“我想要尽可能多地申请学校,因为那时我没有把握哪些学校会录取我,我也不清楚自己该去哪个学校。”
马丁与那些举棋不定的“高考状元”不同,他的选择已经缩小成4所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因为这些大学都给了他全额助学金,都是顶尖大学。但即便在4所大学间选择,也是很恼人,因为哪个都难以割舍。
从小向往哈佛的人
第四位接到常春藤八大名校8张录取通知书的是来自爱达荷州的伊万·巴斯克斯,他说周四接到第8张录取通知书时下沉的心现在还没提起来。
他毕业于首府高级中学(Capital High School),“到了9年级时,看到报纸上说新泽西少年拿到八大常春藤大学所有录取通知书,或者纽约少年横扫八大名校,我总想他们是不是得了癌症或别的什么。”
但现在,“爱达荷男孩”成了国家电视台的新宠。说起他的“高考”经历,他说“我最早申请的是哈佛,也是最早被哈佛录取的,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自己都有点儿不相信。”
之后,他收到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常春藤大学的通知书。“没什么惊喜了,”他说。
上小学的时候,常春藤大学联盟就进入他的视野。他听说了哈佛这个词,然后问父母那是啥东东,他们告诉他“那是最好的大学”。随后,他哥哥申请哈佛,但没被录取,最后上了布朗大学。伊万暗下决心,“看我的,我能进去!”
怀着和哥哥竞争的小心思,伊万下决心只报考哈佛。但去年夏天,他看了哈佛大学申请与录取的比例后,还是决定不冒险,首先报了哈佛,然后向所有常春藤大学递交了申请。他最终梦想成真,他说“相信自己,勤奋学习,通过参加体育比赛和模拟法庭挑战自我,爱你的人的期待,就是你奋起的动力。”
现在他倒犹豫了:一定要去哈佛吗?
见习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