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刘先生一家人又来到吉田墓园的百年大榕树下祭拜父亲。“父亲生前是一名教师,他接受绿色生态的殡葬理念,特意嘱咐我们要将他的骨灰深埋树下,给子孙后代留一抹绿色。“刘先生表示,他们每年都来树下缅怀父亲,和后辈们讲述父亲的故事,传承刘老勤劳简朴的美德。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节地生态葬式,生态葬的数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深圳生态葬影响扩大到内地城市,今年清明节深圳和贵阳共建骨灰撒海平台,帮市民“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葬的奖励办法,鼓励更多的人接受不占土地,少占土地的节地生态葬。”市殡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深圳举行37次骨灰海葬及11次骨灰树葬活动,已将36892具骨灰撒入大海深埋树下。
生态葬环保且“零花费”
生态葬是什么样的葬礼方式?清明节前夕,吉田墓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专门的墓穴和墓碑,家属将亲人的骨灰和菊花花瓣一起埋入树下真正实现生态环保。与普通的入墓立碑安葬不同,这场简单朴素又绿色的树葬,全由政府买单,家属无需花费一分钱。
据市殡管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深圳已形成海葬,树葬,树葬,壁葬,壁葬,骨灰寄存等形式多样的节地生态葬法,具有节约土地,绿色环保,成本低等特点。随着时代发展,深圳也会不断推出新的丧葬方式。
树葬是“以树代墓”,将骨灰装入可降解的管道内,埋在树下,只留下一块刻有逝者名字的标识牌。草坪葬,花坛葬与树葬类似,家属将骨灰埋在草坪和花坛下,不留碑。骨灰撒海,也称为海葬,就是将骨灰洒向指定海域,不占土地。壁葬是将骨灰盒放入墙壁排序的格位中,并将格位封闭,刻上逝者名字,类似的还有塔葬,骨灰寄存等。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在深圳去世的人,其骨灰可在市殡仪馆的追思苑免费寄存10年。此外,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也是零花费的。
用绿色和环保向生命致敬
清父节期间,在盐田海域,蒋女士一家人站在海边缅怀父亲。“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也是特区的拓荒牛,去世前他捐献了眼角膜,死后将骨灰撒入大海,他说这是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的最后一点事。
与蒋女士不同的是,受中国传统的“厚葬”,“入土为安”,理念影响,部分市民仍选择入墓立碑的丧葬方式。近年来,墓地价格水涨船高,深圳墓地价格在万元至30万元不等,这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绿色,环保,零花费的生态葬需要不断宣传,从逐年攀升的树葬海葬数据来看,在深圳这座开放文明的城市,市民对绿色殡葬理念接受度高。“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告诉记者,去年冬至,她和深大师生将无语体师的骨灰撒入大海,今年清明节,她又陪着四位眼角膜捐献者家属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也许有很多的人想不通这种生态葬式。我的母亲常跟我们说,人死如灯灭一切都不复存在,在生前多孝顺少惹她生气,死后则简单治丧,将钱用于是做慈善,把大爱留给人间。“高敏表示,得益于深圳这座文明包容的城市,深圳人对待死亡的开明态度令人肃然起敬。”站在高处远眺,深圳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水青山,没有一个坟头,特别美。“七旬张婆婆说,将来,她和老伴的骨灰选择生态葬。
1998年,深圳开始举行葬葬; 2008年,深圳开始举行树葬。深圳用绿色和环保向生命致敬,其中还有一群不能忘记的人,那就是数十万的原住民先人,他们全部选择了深埋绿化的殡葬方式,把绿色留给深圳人民。
探索建立生态葬奖办法
绿色,环保,节地,零花费......节地生态葬优势多,为此,国内一些城市实施了生态葬的补贴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广生态葬,市民政局探索建立生态葬奖办法,对于在深圳死亡并火化的群众,若自愿选择骨灰撒海,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可免费办理而有一定的奖励。目前,深圳各地也在探索海葬奖励方式。记者采访获悉,罗湖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海葬鼓励措施,凡是罗湖区户籍居民,选择海葬这种方式,每具遗体可获6000元奖励金。
“十三五期间,深圳规划建立海葬纪念园,将死者名字免费镌刻在海葬纪念园石碑上,以便亲属祭扫。”市殡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生态葬影响扩大到内地城市,深圳与贵阳共建骨灰撒海平台。由于贵阳是内陆城市,无法满足部分逝者海葬的遗愿。为了圆贵阳逝者的“海葬梦”,深圳为贵阳提供了大力支持,打通了海葬通道,为群众提供便利。
见习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