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快递到欧洲最快72小时,前海湾保税港区首季进出口同比增近八成

读特记者 苑伟斌/文 严文婷/图
2020-04-26 11:21
摘要

据悉,在前海湾保税港区落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1210)、跨境电商直购出口(9610)模式,电商业务实现多种贸易形态的“一站式”完成

记者昨日在蛇口海关采访时了解到,2020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贸保持持续增长,口岸进出口额1863.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前海湾保税港区进出口额415.7亿元,同比增长77.5%。

据蛇口海关办公室副主任刘晓昕介绍,这一逆势增长,一是由于产业集聚的效应,以ICT电子元器件产业为例,在全球中心仓和MCC(多国集拼)前海模式等政策下,吸引了上下游企业的入驻。在第一季度,整个产业的进出口总值保持了比较迅猛的增长态势。二是物流叠加产生的比较明显的效果。今年以来,以特殊监管区域间货物流转多式联运的出口模式,将东莞石龙中欧班列“起点站”延长至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从北到南串联“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联通铁路网络后,亚欧内陆国家及我国内陆地区的进出口企业可依托“MCC前海”在园区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三是落地实施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跨境电商直购出口模式,满足了多元化、碎片化的出口需求,相当于说,在疫情期间,向中小企业的商品出口提供了一条绿色渠道。

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晔将前海湾保税港区的多项创新举措形象地表述为政府搭建了一条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各种货物就像不同类型的小汽车一样可以在路上畅通行驶。

深圳跨境贸易物流监管中心总经理张骏说,第一季度实际每天处理包裹量大约在150万件,发车辆达到1.5万。谈到跨境电商直购出口(9610)模式,张骏表示,这对于电商企业是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础。以自身企业为例,从前海湾保税港区发货,最快72个小时之内,国内直接发送包裹到欧洲的个人消费者手中,至少90%可以完成。这种情况减少了中小型电商企业在海外仓的库存压力,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

据悉,在前海湾保税港区落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1210)、跨境电商直购出口(9610)模式,电商业务实现多种贸易形态的“一站式”完成。进口方面,通过“先入区、后报关”、跨境快速通关、“全球中心仓”、“保税+社区新零售”等政策叠加,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出口方面,通过入区暂存、事后集报的模式,使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实单运行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累计出口包裹1.1亿件,货值83.7亿元。

越海全球电商供应链副总经理刘羽立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企业第一季度企业仍然保持了高度的增长,进出口额同期相比增长了200%—300%。这得益于新业务带来的增长、大客户订单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以及线上比较强的跨境电商消费需求。前海湾保税港区的创新政策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红利,提高了整个业务链条效率,优化了整体的业务模式,解决了许多客户的痛点,这不仅仅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更让企业拓宽了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业务的机会。

深圳市美邦链通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玲丽,第一季度整体的货量同比去年是有大幅的上涨,整体货量有5350吨,货值达到了23个亿。疫情期间,借助香港机场的国际航运,利用绿色通道,可把货物直接拉到深圳。目前,企业已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对于MCC(多国集拼)前海模式,汤玲丽形容为,传统模式是私家车包车的形式,现在则是公交车的概念。企业也替代了在香港打板的方式,前置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打板,再直接到香港配运。测算下来,时效上可以节省6—8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前海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打造“全国揽货—前海集拼—机场直飞”的进出口贸易生态圈。综合运用前海湾保税港区“先入区、后报关”“跨境快速通关”“非侵入式查验”等通关便利措施,搭配“先查验、后打板、口岸直通”等配套功能,帮助企业在前海一次性完成出口货物订舱、集货、分拨、打板、运输等全部业务流程和服务功能。通过直接对接香港、深圳、广州三地机场航班,货物预先在前海“值机”,运抵机场后直接“登机”,节约运抵后的二次仓储、理货、打板时间和资金成本,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此外,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大力推进“全球中心仓”建设,在全国率先试点特殊区域不同账册之间的互联互转,构建“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实现“四个同仓”,即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和外贸与内贸“同仓一体”,使得原来需要存储于多个地区、多个仓库的多种物流及贸易形态可以在片区内的一个中心仓内一站式完成,满足企业同时供应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同时存在多种贸易方式的需求。

对标“MCC新加坡”“MCC迪拜”标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打造MCC前海模式,通过建设“海运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监管仓库内可对境外进口货物、国际转运货物、区内出口货物开展分拨、集拼、转运、清关等业务。该模式下,企业可在片区内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各类货物在片区内自由集拼,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配套服务体系,极大节省仓储成本。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8861个货柜的分拨集拼业务,货值58亿人民币。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苑伟斌/文 严文婷/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