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因何命名?除了扫墓这一天还有啥习俗?

中国气象局
2017-04-01 16:13
摘要

清明是一年中第五个节气。古人认为,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吗?

清明是一年中第五个节气。古人认为,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多地日平均气温已经超过12摄氏度。大地一片春意盎然,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特别适合踏青出游。黄河流域及以南的地区几乎不再下雪,降雨略有增加,空气变得潮湿,雨后的天空能够见到彩虹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的正是这点。

据统计,就全国而言,清明是春季节气中气温升幅、日照增幅的「双料冠军」,但降水增加并不显著。我们从小便熟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更符合江南的气候特色。北方仍是干燥多风,四月沙尘天气的次数,占到了全年的三分之一。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田里的农民迎来了播种的大好时节。此时是南方作物生长的旺季,需要大量水分,清明的雨水刚好满足了这一需要。故有农谚「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清明时节的诸多习俗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祭祖扫墓了。此外,清明插柳也非常盛行,人们认为门口插柳可以驱赶虫疫。有的地方还会把柳枝插在房檐下,用来预报天气。

清明节放假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玄宗便已颁布政令,给人们批了四天清明假期。2006年,清明节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8 年重新成为法定节假日。

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这就是清明,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节气。

见习编辑  陈湛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