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首批8个城市更新单元之一,木头龙项目推进近6年,许多楼房已是人去楼空。但是,由于一小部分业主不愿意搬迁,该项目一直停滞不前。
备受各方关注的城市更新条例今年将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当前城市更新当中的“拆不动、赔不起、玩不转”难题有望得到破解。12日举行的深圳市人大主任会议通过市人大今年的工作要点。
在土地资源匮乏的背景下,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释放土地已成为深圳市土地供应的主要方式。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存量用地供应去年占到总供应量比例接近八成,今年计划通过城市更新供应土地2.2平方公里。
然而在实践中,城市更新“卡壳”的项目也并不鲜见,尤其是老旧住宅区的城市更新,“拆不动、赔不起、玩不转”是普遍现象。以罗湖区木头龙小区为例,作为深圳首批8个城市更新单元之一,木头龙项目推进近6年,许多楼房已是人去楼空。但是,由于一小部分业主不愿意搬迁,该项目一直停滞不前。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建锋表示,根据当前的规定,必须100%业主、100%的面积同意并签署《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方能确认实施主体,该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钉子户”。而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令政府、开发商和业主等多方陷入“多输”困局。
现行的“双100%”标准能否调低?补偿标准能否法定化?如果既能保障业主利益又有利于推动城市更新?从2013年起,深圳市开始酝酿为城市更新立法。今年,这项立法进入实质性阶段。12日的主任会议通过,将城市更新条例在今年的立法计划中由“预备项目”调整为“拟新提交审议项目”,使得该项法规的立法进程大为提速。该条例的制定,旨在市场化、法制化地推进城市更新,构建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益平衡机制,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拆迁难问题。
编辑 欧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