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书单 | 10本书读懂10部经典

2020-04-23 07:55
摘要

10本书读懂10部经典

《<水浒传>考证》

胡适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年3月版

胡适对《水浒传》的考证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尤其不可替代的是,它们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代表了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通俗文化的新认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将《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视为中国“文学正宗”,为“吾国第一流小说”,这种新眼界、新气度才应该是我们今天重温先贤著作时,最应该予以关注的。

《<三国演义>试论》

董每戡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年3月版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他将中国文学史上戏剧的研究与古典小说联系起来,使得小说研究更加深入和有趣。本书是董每戡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三国演义》时代、作者和艺术诸问题,对《三国演义》较为容易引起争议的诸如正统观念、忠义观念、爱国主义、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等问题,均有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个人的独得之见。

《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

杨照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杨照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

《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姜鹏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资治通鉴》被称为“皇帝教科书”,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法则的史学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必读之书。那么一千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资治通鉴》?著名历史学者姜鹏,倡导用思想史的方法来解构、理解《资治通鉴》,钩沉隐性的史料价值,参悟个中三昧,发现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哲思。

《诗经全注》

褚斌杰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收有305篇诗作,代表了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千百年来,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儒家奉为重要经典,是历代启蒙教育的必读之书。本书继承了历代《诗经》研究的优秀成果,对《诗经》的每篇作品进行了精到的诠释,准确地解释了每首诗的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并对重要的语词和关键章句作了注解,是《诗经》的经典读本。

《楚辞全注》

方铭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作品,是继《诗经》之后,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本书校注者方铭教授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吸收古往今来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做了全面的注释,文字简明准确。书前有前言,对屈原及《楚辞》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解;每篇前有题解,为读者做了深入浅出的导读。

《论语讲析》

周志文 著

活字文化·北京出版社

2019年10月版

作者以自身数十年阅读《论语》的工夫为根基,以多年讲学积累为基础,完成此书。每章包括四部分:《论语》本文、注释、语译和讲析。注释部分,注重会通,以简驭繁,解释清晰而明确;翻译部分,尽量切合古人语言特点,十分注意气氛与语言力度,力争兼顾达意与传神。尤其是本书的讲析部分,作者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阅历,断以己意,多有新见。

《庄子的世界》

王景琳 徐匋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10月版

《庄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文章以其特有的瑰丽想象、变幻莫测的故事,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世界。本书中,王景琳、徐匋二位作者拈出《庄子》中比较重要而有争议的意象、事物、词语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解与辨析,使枯奥晦涩的关节点得以准确而平实的疏通与解读,为更加深入、准确地读懂《庄子》,扫清了障碍,带读者真正进入“庄子的世界”。

《荣国府的经济账》

陈大康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6月版

在作者陈大康的眼里,贾府的崩溃,说到底其实就是经济的崩溃。本书以经济和与经济相关的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林黛玉的家产之谜、荣国府家政主持者的身份、王熙凤与月钱管理、探春治家除弊、贾府的管家阶层等八个问题。角度新颖,逻辑缜密,分析鞭辟入里,令人拍案叫绝。该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是一部别具视角的研“红”佳作。

《秋水堂论金瓶梅》

田晓菲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版

《金瓶梅》不仅仅是一部闺房私情之书,更是一部深微体察人性的“罪与罚”之书。一直以来,《金瓶梅》流传的有两大版本:词话本与绣像本。著名学者田晓菲从文本本身入手,逐回比对两大版本,细解小说中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结构、象征隐喻等创作手法。作者认为,两个版本的意识形态和美学原则极为不同,词话本偏重儒家教化思想,绣像本则蕴含宗教精神。

编辑 许家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