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将有大批鸻鹬类水鸟从大洋洲出发飞往深圳。而在南山区正在建设的一个公园内,原来供鸻鹬类水鸟栖息的“地盘”却在缩小。为了保留和扩大鸟儿栖息地,南山区调整了公园建设规划,得到市民纷纷点赞。
南山区对鸟儿栖息的问题很上心。公园建设本是民生工程,但南山区想的不仅是惠民,更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接到深圳观鸟协会和网民关于公园建设影响水鸟栖息的反映后,南山区立即要求公园代建方调整建设方案,不仅为鸟儿保留和扩大栖息地,还将设置季节性人行通道闸口避免游人惊扰候鸟。
一个能为鸟儿歇脚操心的地方是可爱的。这种可爱,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发展品质的标注。在工程建设中,从以往各地提出的“不扰民”到今天一些地方的“不扰鸟”,见证了生态文明素养和发展品质的提升。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才能让发展永续,让民众增进生态权益的获得感。守护绿水青山,善待自然万物,我们才能建成更加美丽的生态典范城市,交出绿色发展的优异答卷。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