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无浪费,惠清高速表土资源100%再利用

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陆桥轩 韩强
2020-04-22 10:07
摘要

惠清项目自开工以来,改变了以往对表土直接作弃方处置的做法,全面应用表土剥离技术,有效保护表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如何珍爱地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东在建的惠清高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项目将表土由“弃土”变为100% 回收利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 

惠清高速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承建,项目起于广东惠州市龙门县,终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区,全长125.2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建设标准,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属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是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牵头项目。

惠清项目自开工以来,改变了以往对表土直接作弃方处置的做法,全面应用表土剥离技术,有效保护表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

“表土,顾名思义,就是表面那层土。”惠清高速总经理吕大伟告诉读特笔者,表土是泥土的最高层,土质松软,含水量一般比较丰富,厚度约20到30厘米,富含大量的植物种子、根系和腐殖质。“表土天然肥力较高,对改良土壤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促进项目绿化、美化,降低全寿命周期的绿化维护成本。 ”

在前期招标阶段,惠清项目对全线表土进行统筹回收再利用,并与实施单位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明确。各参建单位在低丘陵区挖方段、在路基填方段和沿线设施区(服务区、居住区等)进行清理表土时,需将表土剥离20-30厘米,集中堆放至指定地点;表土堆放时采用编织土袋等措施进行拦挡,用薄膜进行临时覆盖,从而减少雨水对堆土的冲刷,减少流失。

惠清高速全线回收可利用的表土数量约12万立方米,为项目正在绿化施工的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沿线附属区(集中居住区、管理中心、服务区)、边坡等区域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绿化土源。表土“搬家”后,还节约了将表土作为废弃物处理所需的永久占地7亩,一举两得。

表土的利用有效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项目将红线内的2000多棵珍贵原木,移植到养护基地临时培育。在移植时,再次利用收集的表土进行苗木培育。吕大伟介绍:“两次移植的过程中,珍贵原木成活率均达到100%。”

读特新闻+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今年第5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陆桥轩 韩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