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正视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社会问题

张鸣
2016-04-12 06:11
摘要

男女比例失调,会带来两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拐卖妇女的市场增加,二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男子娶妻成本的直线上升。

012728iczbmxxbc53ztx33

漫画来自网络

男女比例失调,现今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有人说,按比例,中国已经多出来三千万的男性,也就是说,大约有三千万男人将要打光棍。三千万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了。因此,有人说,可以几个男人合娶一个女人,由此遭来好一阵儿的吐槽。

不消说,现在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是独生子女政策的直接后果。为了生个男孩,这些年来人们想尽了办法。尽管政府严禁在孕期检测男女,但禁令总是不能十分有效,总是有人会有办法,让自家的一胎是男孩。这样一来二去,男女比例就没法正常了。

恶果已经造成了,说别的都没有用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总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多夫制说起来挺缺德的,但其实也的确是历史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真实存在的办法。中国历史上重男轻女是一个传统,所以,生女而不举,在底层社会是常见的,当年的溺婴现象,曾经触目惊心,随处可见。当然后果就是很多男子成年之后,娶不上媳妇了。更何况,那个时候,富人贵人,可以三妻四妾,更是加重了这种社会问题。

在中国很多地区,历史上都存在过多夫制。或明或暗,但都事实上存在。东北的"拉帮套"和西北的"搭伙计"现象,实际上就是多夫制。穷人家的一对夫妻,在主夫之外,再搭上一个或者几个副夫,一起帮衬着过日子,相安无事。政府不管,邻居不问。这种现象,甚至到了1949年之后,还有残余。

显然,按照现行的法律,当今社会,像过去那样,明晃晃地实行多夫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了。那种多夫制,实际上是生活极端贫困化的产物,即已有妻子的男子难以养家糊口,不得不允许妻子多找几个帮衬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过去那样出于生计组合起来的多夫制家庭,大体没有多少存在的空间,至少像过去那样规模的多夫制是不可能存在了。而为了解决农民工生计问题的"失足妇女",倒是一时半会儿消灭不了。尽管偶尔会荒唐一下,但是,多数农民工,还是会组织自己的家庭的,不大可能选择多夫制。

但是,男女比例失调,会带来两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拐卖妇女的市场增加,二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男子娶妻成本的直线上升。

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遭到全社会的痛恨,政府的打击力度也相当的大,但就是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市场需求在扩大。而中小城市和农村男子的娶妻成本,近年来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直线蹿升。几年前彩礼几万元就可以搞定的婚姻,现在非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不可。而且,只要谈婚论嫁,男方一定要准备房子。再加上结婚的其他开销,娶一个姿色平平的媳妇,也得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很多中小城市的父母,最焦心的,就是自家男孩的婚嫁,光准备房子,就要累吐血。事实上,现在嫁娶的男女,比例失调还不算特别严重,下一茬,这个问题想都不敢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编辑 欧阳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