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春天启航

记者 杨媚 文/图
2017-03-21 10:57
摘要

3月25日-4月16日,这场城市艺术盛宴将持续照亮鹏城夜空。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齐聚鹏城,为观众带来16场各具特色的国际精品演出。

 菲利普·乔丹

菲利普·乔丹

海报1

“我们提供的不仅是高端演出,更是对未来的想像力。”

著名音乐家、2017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艺委会主任叶小纲这样说。

“音乐季的举办,是深圳创新与活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专门发来了贺信。

3月25日-4月16日,这场城市艺术盛宴将持续照亮鹏城夜空。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将齐聚鹏城,为观众带来16场各具特色的国际精品演出。

这意味着,经过多年的城市文化积淀和几代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深圳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城市艺术节庆,并带着充沛的文化自信站上了“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大舞台。

深圳再添一枚城市文化“徽章”

这些天来,在大剧院、音乐厅以及各大公交站、地铁站,一张张玫红色的音乐季海报尤为醒目。飘扬的音符和翻飞的琴键,预告着一场属于城市的国际艺术盛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即将粉墨登场。

就在数天前的3月19日,为期一个月的香港艺术节刚刚合上大幕。已经迈入第45个年头的这个老牌艺术节,每年都为香港市民甚至全亚洲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景。大型艺术节庆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滋养和形象塑造,一河之隔的深圳人体会尤为深刻。放眼世界,英国有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伦敦城市艺术节,北京有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有上海国际艺术节,但在深圳,大型国际性艺术节庆还是一片蓝海。

其实,深圳人对艺术节庆并不陌生。在此之前,音乐厅、大剧院等演出场所和深圳交响乐团都会定期举办常规音乐季、艺术节,但是,由于运作主体不同,这些演艺品牌多数尚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整合国内外优质演艺资源的平台。

“一个艺术节除了展现城市风貌、刺激创意生产力、唤起社会意识和凝聚力外,还是一个城市个性的浓缩。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个年轻而充满锐气的城市,需要能代表城市气质的艺术节。”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张武宜说。

此前深圳特区报记者曾采访过翡翠海岸音乐节艺术总监白健宇。这个近30年历史的音乐节在法国西北部一个常住居民不足两万人的小城迪纳尔举行。“城市音乐节是城市文化魅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在迪纳尔住了十几年,这里的市民将音乐节视为城市精神符号,它让一座看上去平凡无奇的小城变得有活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他说。

在欧洲,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城市音乐节比比皆是。意大利贝里尼音乐协会主席恩里克说:“音乐节可以成为一座城市胸前的文化‘徽章’。人们来到你这座城市不仅仅是为了美景和购物,更重要的是受到文化的感召。一个有影响力的音乐节,将为城市的现在和未来注入活力。”

确立城市文化品格、彰显城市文化气质,这正是深圳决意举办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规格国际艺术盛会的深谋远虑。

春天启航,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营

有了这样的共识,一个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营的城市艺术节庆——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应运而生。

翻阅季刊和宣传册,你会发现音乐季幕后集合了一个高规格的专业运作团队:由深圳市政府联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

艺术委员会的名单更是星光熠熠,叶小纲、张国勇、胡咏言、宋飞、周勇平等20多位一流音乐家和业内人士,组成了阵容强大的“脑库”。为了培养本土艺术行政团队,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还成立了深圳市国际演出展览交流协会,负责具体执行工作。

这样的团队构成,对优质演艺资源的整合能力、对艺术品质的把控能力具备了绝对优势。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诞生在2017年之春并非偶然。如今的深圳舞台“全年无休”,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舞蹈、话剧、戏曲……各种艺术形态都能找到自己的忠实受众,“美丽星期天”“音乐下午茶”等多个成熟公益文化品牌,早已让艺术的芳泽浸润到市民的生活中。

在这样的城市文化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有了春天启航的坚实港湾。

自项目策划伊始,音乐季就立足国际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办节方针,定位高端,坚守艺术品位和艺术门槛。

维也纳交响乐团

维也纳交响乐团

台湾优人神鼓

台湾优人神鼓

加拿大铜管乐五重奏1

加拿大铜管乐五重奏

维也纳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台湾优人神鼓乐团、加拿大铜管五重奏音乐会……享誉国际舞台的名家、名团、名作,将在23天时间里挑动你的耳朵、丰富你的心灵。

香港资深艺术行政专家周勇平感叹,一个刚刚起步的音乐季就打出这样的“国际牌”实属难得,深圳在文化艺术上的决心和魄力可见一斑。“音乐季在3月下旬开幕是最好的时机,可以借香港艺术节的东风,在南中国接连掀起艺术春潮。”

音乐为纽带,站上“一带一路”文化大舞台

西安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有“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站上“一带一路”文化大舞台的深圳,则鲜明地打出了“国际音乐季”的旗帜,以音乐艺术为纽带,向世界清晰传达着深圳的文化雄心。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对于音乐季的定位初衷,主办方这样表述:“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文化艺术领域提升深圳城市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打造深圳文化新名片的一次全新创举。”

“这正是国家战略的深圳表达,体现了深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叶小纲说,“深圳的音乐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从《春天的故事》开始,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举办专业音乐节庆很具优势。通过音乐季,我们不仅仅推出一首歌、一个MV,而是以音乐为桥梁,滋养一个城市、影响几代人,连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人民的情感与友谊。”

深圳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气质,在音乐季上展露无遗:只要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团队、或者作品内容与“一带一路”历史与文化紧密关联,就可以在音乐季的平台尽展魅力。为此,主办方不仅着力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表演艺术团体,还盛情邀约欧美国家的顶尖交响乐团、爵士乐队和器乐大师,并吸纳中国本土新锐艺术家加入,确保了音乐季的高水准、国际化。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文化交流、文明相互理解,增加包容互信,具有广阔的前景。”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在贺信中说。

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音乐艺术盛会。”这意味着,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深圳舞台都会有一个“春之约”,音乐带来的那些清冽与美好,将持续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

记者观察:

城市的面孔因文化而生动

“音乐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事,它是这座城市所有人的精神渴求,理当为它插上翅膀。”

这是意大利贝里尼音乐节负责人对记者说过的一句话。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所提供的,绝不止是一场场视听盛宴。对于市民来说,它意味着一种积极明亮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于深圳这座城市而言,它不仅是点亮城市文化之眸的“点睛之笔”,更是深圳带着充沛文化自信站上“一带一路”国际大舞台的精神标识。

这个音乐季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不仅寄托了深圳几代文化人的期许和市民的殷殷期盼,更是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果实。没有这么多年城市文化的积淀,就不可能有这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营的城市艺术节庆。

如果说,过去30年,深圳因改革精神与经济、科技的奇迹而让世界惊奇,那么未来30年,这座城市的面孔将因其直面全球的文化气度而更加生动。

一带一路节目排期表1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排期表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