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秦泗钊:展现深圳引进人才的决心和姿态

记者 庄瑞玉
2016-04-12 04:57
摘要

“新政的吸引力不只是在这些政策本身,而是通过这些政策的推出,展现了政府引进人才的决心和姿态。这种不断改进的、适应当下情势的机制,是长期保有吸引力的关键。”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秦泗钊表示。

“新政的吸引力不只是在这些政策本身,而是通过这些政策的推出,展现了政府引进人才的决心和姿态。这种不断改进的、适应当下情势的机制,是长期保有吸引力的关键。”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秦泗钊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如此表示。

d7df7770ba5d4a4a39b78392185a0620

秦泗钊建议,深圳可以将人才思路从人才的使用转变为一流人才的吸收,使国际一流高等教育人才在深圳扎根,使不同背景、族裔的人才长期以深圳为家,安居乐业。使外来人才不“外”,在荣誉和贡献认可方面做到与国内人才一视同仁,给予应得的学术荣誉。在这方面,新加坡的两所大学在短短20年里进入世界一流,其人才引进政策及其宽松程度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深圳或许可以专门研究高等学校引进人才的特殊性,设立由教育局引领的“一站式”教授人才服务中心,使国际一流人才在深圳长期安居乐业,轻松融入深圳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无忧无虑。”秦泗钊建议,设立与国际接轨的教授遴选、引进、聘任、考核机制,对长期奉献深圳教育事业的境外和外籍人才,在任职和学术荣誉认可方面与国内人才一视同仁。在杰出人才的认定方面,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同行评议人才的做法。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