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深圳速度”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 ——蛇口边检精准扶贫打造红薯产业基地

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赖璜璇 李尧 文/图
2020-04-21 09:58
摘要

为了能让归美村民早日脱贫,蛇口边检站党委四处走访,经与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沟通协调,争取到帮扶资金用于归美红薯加工厂、产业基地及扶贫项目建设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贯彻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深圳边检总站定点扶贫工作部署,4月14日至17日,蛇口边检站携手深圳机场边检站再次走进广西三江县归美村,用“深圳速度”帮扶归美村打造山顶上的红薯产业基地。

归美村地处桂黔交界的桂北山区,是广西挂牌督战的贫困村。这里平均海拔800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非常适合高山红薯生长。早前归美村以销售鲜红薯为主,但因地理位置偏远,红薯外销困难,且销售期短,造成鲜红薯滞销浪费,村民生计难以得到保障。了解到这一情况,扶贫工作组多次走访调研,与村镇干部探讨方案,决定拉长产业链,延长红薯产品销售期,带动贫困户发展红薯加工产业,提升归美村的“造血功能”。按照今年红薯年产300万斤预估,红薯加工厂建成后,按每10斤红薯可加工成1斤红薯粉,按每斤红薯粉15元计算,可增加收益约150余万元,大大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推进乡镇产业发展。

为了能让归美村民早日脱贫,蛇口边检站党委四处走访,经与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沟通协调,争取到帮扶资金用于归美红薯加工厂、产业基地及扶贫项目建设。落实了资金支持,边检扶贫工作组马不停蹄前往归美村红薯加工厂建设工地,了解加工厂基本情况、审批手续、建设进展情况、运营模式、预期收入、利益链接、受益对象身份以及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等情况,与同乐乡政府领导、归美村村委干部就成立合作社、聘请专业运营人员,对加工厂经济效益及产能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分析红薯加工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将加工产业做大做强,结合归美村的地域条件,将种植基地选在海拔约800米高的地方,不仅土壤疏松富含矿物质,较大的温差也有利于红薯糖分的转化,是保证红薯品质的关键。边检扶贫工作组与村委干部走村访户做村民思想工作,鼓励村民开辟新的种植基地,在原有500亩红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增种植面积367亩,引导1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余户。

从三月份扶贫工作组调研考察计划发展红薯产业园至今,短短一个多月归美村红薯加工产业基地已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再一次走进三江,边检民警带来的不仅是创新扶贫的思路,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深圳速度,带领着归美村民脱贫摘帽奔小康。民警来到红薯产业基地,看到不远处10多个村民正在翻土准备下苗,今年的红薯预计5月份开始全面种植,11月份收获。此次种植的高山红薯,具有甜、糯、香、滑,入口即化的特点,因其品质过硬,被誉为田地里的“红宝石”。 “有了你们的帮扶,村民种植红薯的热情都很高,我们一发动,就有很多村民参与种植。”归美村村委陆主任说。

下一步,蛇口边检站将与归美村建立统购包销机制,利用自身平台和丰富渠道双向营销,为红薯产业基地对接市场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种、产、销需求,聚焦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赖璜璇 李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