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世界读书日。深圳晚报联合国内 35 家出版机构,推出近二百本精选书单,内容涵盖文学、思想、学术、历史、经济、科幻 …… 这里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重磅书单,十本虚构与非虚构作品,促使我们思考勇气、进取、无私和悲悯。
《东京百景》
[ 日 ] 又吉直树 著
毛丹青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出版
《东京百景》由 100 篇小短文串联而成。随笔中,又吉直树记录了"他"十八岁从大阪到东京为艺人梦想打拼的十年经历。十年间"他"走过东京的大小角落,与之相关的记忆与心绪点缀其中。又吉直树的笔触简单真挚又颇为细腻,这些小短文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后来在搞笑和读书写作上展现出来的过人天赋,但成名前的日子总是残酷挣扎的,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经历在又吉笔下亦真亦幻,其敏感纤细的性格在书中展露无疑,读来令人感动心酸又好笑,且颇有共鸣。
《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
[ 美 ] 兰迪 • 希尔茨 著
傅洁莹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这是一部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以时间为脉络,详细地讲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在美国从发现到扩散的故事,并在其中展现了影响艾滋病的事件及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早期 1953 — 1975(上、下)》
[ 美 ] 约翰 • 厄普代克 著
李康勤 王赟 杨向荣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出版于 2003 年,获 2004 年"笔会 / 福克纳小说奖"。本书收录了约翰 • 厄普代克写作生涯的大部分短篇小说,由作者本人亲自编辑整理,主要集中在 1953 年(厄普代克写作生涯开始时)至 1975 年时期,其中大部分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纽约客》上。该小说集由主题分为八个部分——"奥林格故事"、"闯世界"、"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两个伊索德"、"塔巴克斯往事"、"遥不可及"和"单身生活",共 103 篇短篇,其中精品极多,如《A&P》、《鸽羽》、《家》等作品都是美国各种文学作品选本中的必选篇目。
《日本还是第一吗》
[ 美 ] 傅高义 著
沙青青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在这本八九万字的书里,傅高义以回应其名作《日本第一》在学界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为线索,书写了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回顾其日本社会研究的学术生涯,一个是回应《日本第一》1979 年出版后来自学界的反响和质疑,并再度审视他的研究结果。此书比二十年前的著述更精准地概括出日本模式的优长与有待更新之处。此书亦为傅高义对其学术生涯做了回顾和经验总结,在社会学者的学术经验之外,平添了不少生动性,文风亲切可读。
《我和中文谈恋爱》
[ 日 ] 新井一二三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2 月
新井一二三在《我和中文谈恋爱》写的,可以说是很个人的故事:一个日本人如何跟中文谈恋爱。新井一二三把中文当作日本护照以外的另一本通行证。同时,因为她来自中文世界之境外,始终处于远离中文的边缘上,谁料到那位置偶尔给她带来旁观者清的眺望。从学习中文到成为作家的路上,曾有过难忘、有趣、悲惨、倒楣的经验,但如果生命里没有中文,新井一二三根本不认得自己,哪里会出现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人呢?
《大理石像》
[ 美 ] 约瑟夫 • 布罗茨基
刘文飞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年 12 月
《大理石像》是布罗茨基仅有的两部剧作中的第一部。戏剧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既未来主义,又复古主义的国度。"公元后 2 世纪",在一个高度机械自动化的时代,人类以曾经的罗马帝国为模板,托古仿建了一个新罗马帝国。在一座钢筋高塔的监狱里,两名没有犯罪,却依照法令被随机判决终身监禁的囚徒在这匮乏的空间与冗余的时间之中,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对谈。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
[ 日 ] 小津安二郎 著
田中真澄 编
周以量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3 月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是日本世界级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现存个人日记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四十余万字,收集整理了小津导演多达 32 册、时间跨度从 1933 年至 1963 年接近完整的日记。在淡淡的日常记录中,他的生涯与作品重合,成为一幕独特的人生剧。从三十岁到六十岁生命的尽头,小津安二郎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与艺术的真实侧影,在大历史的变迁下,一位真挚而有个性的艺术家,如何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深,最终成就作为世界级电影艺术家的小津安二郎,这部《全日记》向所有读者揭示了其中秘密。
《李健吾译文集》(全十四卷)
李健吾 主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年 12 月
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李健吾译文集》汇集了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是李健吾先生的译文全集,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李健吾译文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李健吾译文集》的出版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论爱与死亡》
[ 德 ]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 著
蔡鸿君 张建国 陈晓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聚斯金德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作品中探讨了爱和其永恒的对手——死亡的关系,援引哲学、文学,宗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及至现代生活中的三个例子,向我们呈现了两者间相生相伴又对立冲突的联系,促使读者思考世人如何看待爱与死亡,以及它们在文学和哲学作品中的样貌。爱情既能让人感觉幸福,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爱情不只是随便一种分子,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把我们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作者进而对比了耶稣和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的命运遭际,讲述他们如何试图用爱战胜死亡。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 法 ] 埃马纽埃尔 • 马克龙 著
[ 法 ] 埃里克 • 福托里诺 编
钱培鑫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4 月
马克龙上任两年来常常成为世界新闻的聚焦点,尤其是 2018 年的"黄马甲"抗议活动,更是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法国民众的不满到底来自何处?新任总统是否谨守竞选时的许诺?精英统治阶级和低收入和低学历的平民之间的矛盾是否早就露出端倪?时隔两年,再回顾他当年意气风发的言论,这本马克龙正式当选前就出版面世的书里早就预言了如今的法国社会和世界格局。《重塑法国》中,马克龙详细介绍了他的政治观,如何引领法国前进。他坚持改变的立场、推动经济自由化的决心、支持欧盟建设的设想,都清晰地记录在书里。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