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为春”周小弟个展亮相深圳桥舍画廊

读特记者 李海若
2020-04-20 11:49
摘要

通过特殊方式收藏、压制了这些奇特的树叶,周小弟开始在这些树叶上从事他的创作。

“我想以自然为友,与它琴瑟和鸣。”艺术家周小弟曾说。近日,“与物为春”周小弟个展在深圳桥舍画廊开展,展览将展至5月17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1988年,周小弟来到深圳。在南方,他接触到大量亚热带特有的阔叶植物。通过特殊方式收藏、压制了这些奇特的树叶,周小弟开始在这些树叶上从事他的创作。1990年代开始,周小弟就在树叶上绘制水滴,它们看上去正在流淌,安静的、强烈地吸引观看者的目光。水滴作为一个时代、历史、文化和心灵的承载物,它被注入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意义。同时,它也将浮躁的心灵带入禅定。

《晶莹透彻》44cmX44cm树叶画2015副本

无论从巴黎、尼斯、马尔代夫、墨尔本还是香港,每一片他所收藏的树叶都留有造物的痕迹,展示了微观而又宏大的自然社会史。对周小弟来说,艰苦的艺术创作从来不是一场独奏,而是与存在的协奏。在音乐中,维瓦尔第的《四季》最能描述这种与自然共振、鼓唱天机的感觉。

今天,中国社会对山水的精神渴望,远远超越任何时代。在策展人唐尼周看来,周小弟试图从微观层面叙述山水背后的情绪。褪去繁重文化压力的无名山水是他最钟爱的主题。“不仅从山水中向魔幻逃逸,也从魔幻中向山水逃逸。对世界的沉思和体验,使艺术家极大扩展了当代世界的心灵自由。”

《第一滴雨》112X80cm布上丙烯 2020年庄子说:“与物为春”,乃是因和谐融洽的物我关系所引发的审美体验。艺术家既不以一己意志去主宰他物,亦不因功利关系而迎合他物。所以在叶的天国中绘画能与万物共存。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李海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