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下午,哈工大(深圳)举行学生返校首次模拟演练,这也意味着同学们返校的日子越来越近。记者了解到,该校将通过两场全方位、全流程、全仿真的场景式演练,提高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和遇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守好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学校大门设置了入校检验环节。演练中,同学们按照引导标识分通道排队进入候检区,保持安全间距等待核验,在经过无感测温后,工作人员逐一检查返校通知及个人证件,确认符合返校条件后,同学们乘电瓶车或步行前往宿舍区域。
入校学生中,一些"马大哈"制造出了不少"意外状况",有的是来校途中弄丢了手机和身份证,有的是到了校门口才发现记错了辅导员通知的来校日期,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都将把这些同学引导至异常情况处置区进行处理,确保入校核验不因突发状况而"塞车"。
▲入校检查。
师生齐上阵完成多种场景演练
"报告! 37.7 ℃!"演练中,体温检测人员的一句话让现场"紧张"了起来。这时,工作人员马上将这名同学引导至体温复检区,由医护人员使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检。" 37.6 ℃!"在确认体温异常后,这名同学来到了一旁的送医车辆处,工作人员立即拨打 120,等候救护车送医。与此同时,这名同学刚刚经过的入校通道关闭,消毒人员对通道进行消毒,消毒后通风 30 分钟恢复使用。
在食堂门口,同学们正有序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在双手消毒后进入食堂用餐。这时,工作人员将体温异常的同学转运至中转隔离点,同时迅速联系送医。消毒人员同样对其转移路线、转送电瓶车和中转隔离点进行消毒。
▲进入食堂前也需要接受体温检测。
倡导校内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宿舍楼下,地板上一个个脚印标识引人注目。同学们几个月不见,在校园里相遇时难免送上"爱"的拥抱,而地面上的脚印提示着大家:不可以!在场景演练中,同学们在宿舍楼外按照脚印标识排队等候电梯,自觉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保持距离"还体现在了食堂里。演练中,同学们排队进入食堂,往日三五成群的好友此时分隔成了一人一座,食堂里少了几分熙熙攘攘,却多出了几分"安全感"。
随着前来就餐的学生陆续增多,食堂里的座位已经坐满,此时食堂门口的"外带驿站"开始发挥功效。据了解,学生返校后,学校食堂将严格控制堂食人数,在堂食区"满载"后,工作人员将及时引导同学们前往快捷套餐窗口购买外带餐食,确保食堂堂食区始终处于"高考式用餐"状态。
模拟演练结束后,该校与参加演练的相关单位随即召开会议,与会人员围绕入校检测、卫生防疫、饮食饮水、交通管理、物资准备等内容进行优化。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