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深港惠各界人士4天3夜的不懈努力后,抹香鲸还是令人惋惜地“走”了。昨日下午4时20分许,抹香鲸被吊离海面,装到一辆加长的平板拖车上,在在各界人士暗淡目光注视下缓缓离开。
边防战士一天往返坝光码头和惠州现场十几趟,接送专家和媒体记者。
抹香鲸虽然“走”了,但在四天三夜的救助中,深港惠各界用无私的行动共同谱写出大爱乐章。更多的人从此对海洋产生敬畏之心,对海洋生物产生爱护之举,表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精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各界人士惠州港送别抹香鲸
尸体将用于科学研究和科普
14日晚“复活“的抹香鲸,在经历了一夜的漂游后,昨日早晨呈现出侧翻状态,生命体征逐渐消失。昨日上午,广东省渔政部门赶到现场与惠州等方面商议善后工作。据了解,包括深圳相关机构在内的多个部门和机构,都希望保存这头抹香鲸,一方面进行科研,另一方面制成标本供人参观,普及海洋生态教育。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乘船赶到现场时,两艘惠州渔政的小船守候在鲸鱼旁边。抹香鲸静静的浮在水面,距离岸边大约100米。鲸鱼的头和尾露出水面,一动不动,随浪漂浮。岸边站满了赶来观看的群众和媒体记者。惠州渔政执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鲸鱼在早上6点钟就停止了喷水。
11时20分左右,专家确认抹香鲸死亡,现场工作人员商议吊装运输等善后准备工作,随后潜水员下水对鲸鱼的身长、身围等进行测量。
下午3时10分左右,惠州港码头巨大的吊臂伸向海中,开始吊装鲸鱼尸体。此时,潜水员潜入海中,将一张巨大的网伸到鲸鱼的腹下,再将网的四角捆系在吊车的吊缆上。4时20分左右,抹香鲸被吊离海面,装到一辆加长的平板拖车上,在各界人士暗淡目光注视下缓缓离开。初定运往位于惠阳平潭的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但其最终归宿还没有确定。有消息称,深圳博物馆正在积极与惠州方面沟通,希望永久保存这条抹香鲸。
专家现场证实,该抹香鲸为雌性,体长12.5米,吊臂承重显示其体重为17吨。
新闻链接:回顾四天三夜的救护,我们无怨无悔
接报10分钟抵达现场展开救助
专家越洋求助各国专家网上会诊
15日下午,记者赶到大鹏渔政大队,采访了全程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
追浪潜水中心多名潜水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进入水中完成工作。
渔政科负责人韩远胜回忆说,12日上午9时接到报警电话,他立即带3名值班人员乘快艇出发,10分钟到达现场。硕大的鲸鱼身上缠满渔网,正在痛苦地挣扎。有着极强保护意识的韩远胜,当即做出三件十分重要的事:一是电话邀请追浪潜水中心负责人,请求派潜水员到场清理鲸鱼身上的渔网;二是电话求助深圳海洋世界专家,并将鲸鱼照片即时传输给专家,得到专家“这是一条珍贵稀有的抹香鲸”的确认和救助的专业意见;三是向公安边防大队求助,派快艇到现场警戒,保护鲸鱼、提醒周围船只避让,避免对鲸鱼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联系、调集一条渔船和两条游船协助运输潜水员和海洋世界专家。
12日上午10时,潜水员赶到现场,迅速跳入海中先后将鲸鱼身上、口中的渔网一一割断、清除。约12时,海洋世界4名专家到达现场,同时立即在网上联线香港、台湾、美国等地海洋生物机构及专家,寻求专业意见。
大鹏渔政大队大队长赵靓表示,正是综合了各地专家的意见,第一天的救助措施科学有效,抹香鲸被引导至惠州海域。
渔政人员连续救助11个小时
多方专家自发赶到现场矿泉水面包充饥
从12日发现被困鲸鱼到14下午5时,大鹏渔政大队作为此次救援的主力军全员参与。
该大队东山执勤点黄冠权,作为中飞快艇船长,从12日赶到现场起,一直在船上工作11个小时,到当晚8时才结束当天的工作,13日凌晨2点起床,又与队员一起赶到惠州现场值守、轮班。大队长赵靓告诉记者,因乘坐简陋的快艇出海救援,有经验的队员们知道出海后无法“方便”,几乎未进水进食。该队副大队长香丽云身为女性,在13日的海上救护中,一天没吃没喝。香丽云告诉记者,“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救鲸鱼,没有感到特别渴、特别饿。”
记者在现场采访的四天里,目睹了一幕幕“满脑子都是救鲸鱼”的人和事。记得营救抹香鲸的第三天,中科院深海研究所、香港海洋公园、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以及一直在现场全程守候的深圳海洋世界的专家从登船起,一直忙碌到下午1点多还没吃饭。大鹏渔政大队工作人员深表愧疚,向发起联络的深圳海洋世界专家魏教授征询如何安排专家午饭,特别是来自香港的外籍专家的午饭。魏教授当即表示,“现在他们的心里只有鲸鱼,准备一些面包矿泉水就可以了。”当时,这位专家告诉记者,13日,大鹏渔政大队为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专家特地派船买回了饭菜,专家们一直忙碌最终也没吃几口。他还告诉记者,这些专家到现场没有邀请函,没有远接高迎的礼仪。其中,中科院深海研究所李松海教授是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权威,得到消息后,他于14日早晨从三亚赶来。香港海洋公园则派出了包括专家、兽医等7人团队自行赶到现场。
边防官兵全力服务专家、媒体
“追浪”潜水员甘做无名英雄
活体抹香鲸以令人惋惜姿态在深圳海域首次出现,它的遭遇和境况牵动着富有责任感的各界媒体。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深圳各个媒体都派出强大阵容,使用最先进的设备现场全程报道了救助抹香鲸的过程。在向世界播报了抹香鲸的命运的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深圳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形成的政府、社会组织、市民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成果。
坝光公安边防站干部战士,给予赶赴现场的专家和记者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新闻专业毕业的该站教导员李东生深知媒体传递救助信息的重要,该站在负责抹香鲸周边海域警戒任务的同时,抽调船只及时接送专家、媒体记者。
边防战士小林告诉记者,14日,他一天往返坝光码头和惠州现场十几趟,接送专家和媒体记者。记者在乘坐他的快艇时,感受了被寒风冷水抽打的感觉。小林却表示,最可敬的是始终坚守的潜水员。
记者了解到,在四天的救助中,追浪潜水中心多名潜水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他们在15度甚至更低的海水中长时间工作,没有热水暖身,没有热饭充饥。要完成如此艰苦的工作,不仅需要强壮的体力、坚强的意志,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恒久的爱心。
在“潜爱大鹏”微信群中,一位潜爱成员发表了《抹香鲸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伤痛》的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们不再因为你身上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对你的爱护,不再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将你截杀在我们的领地……抹香鲸,走好。愿你自由地遨游在天堂的海洋。”潜爱成员为抹香鲸取名“浪仔”并为它设计了一款纪念海报。
惠州网友则在“潜爱大鹏”微信群中说,深圳真是一个大爱城市,为了拯救鲸鱼,政府部门、爱心人士、专家、市民、媒体……团结一致通力合作。为深圳点赞!
见习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