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傅国涌《寻找中国之美》新书出版

读特记者 姚峥华
2020-04-17 12:51
摘要

历史学者傅国涌新作《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2020 年 4 月出版,记述傅国涌带着孩子们跨越时空,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历史学者傅国涌新作《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2020 年 4 月出版,记述傅国涌带着孩子们跨越时空,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傅国涌 1967 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民国教育等。著有《叶公超传》《金庸传》《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史想录》《新学记:中国现代教育起源八讲》《美的相遇》等。

" 游学 " 的意义

" 游学 " 是近年来十分火的一个词,指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上学,而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达到学习效果,时间一般设定在 1-4 周。

" 游学 " 其实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中国的 " 游学 " 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周游列国治学,其精神也是现代的游学始源。《史记 • 春申君列传》称:" 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北史 • 樊深传》中也有 " 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 " 的记载。在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有 " 游学 " 经历,所谓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即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 " 游学 ",是 20 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其重要目标是协助学员开阔视野,其本质是促进文化的融合。

随着经济发展,家长们近来尤其推崇的是 " 海外游学 ",即送学生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理论上有利于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国际观和树立坚韧的世界观,然而," 海外游学 " 越来越演化成一种 " 攀比行为 ",大有和本意渐行渐远的趋势。

2018 年 9 月,傅国涌带着 24 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童子走进老北大红楼,开启了国语书塾 " 北京教育文化之旅 "。谈及这次 " 游学 ",傅国涌不无感叹:" 童子们在长城背诵贾谊的《过秦论》;在清华王国维纪念碑前背诵陈寅恪执笔的碑文;在工字厅前的荷塘边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颐和园面对昆明湖朗诵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在植物园梁启超墓园背诵《少年中国说》…… 从北大红楼到未名湖,从水木清华到圆明园,从香山到颐和园,到处都回荡着童子们的琅琅书声。白天,童子们行走、读书、听课;晚上,则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许多童子写出了令人欣喜的文字。很多个时刻,我都能感受到‘游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正在一一呈现。"

孩子们的 " 少年双城记 "

"1912 年初,蔡元培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五年后的 1917 年初,到北京就任北大校长;十年后,在南京先后就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在谈及《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一书的写作动机时,傅国涌提起了双城游学之旅这个想法的由来:" 作为中国近代最有魅力的教育家,蔡元培平生的事业主要在南京和北京展开,尤其在北大任上的作为,深刻影响了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一个人,将南北两座城连在了一起。我想,我也可以努力做些事情,将一些应该留传下去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们。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的雏形。"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全书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详细记录了傅国涌带领学生们游历北京和南京那些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如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现场感受这些景点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的同时,如何带孩子们跨越时空,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大师们 " 对话 ",给孩子们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及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发掘那些在教科书与历史作品中读不到的历史真相。

书中每一篇都由 " 先生说 " 和 " 童子习作 " 两部分构成,傅国涌坦诚: " 这不是我的‘双城记’,而是孩子们的‘少年双城记’,我所做的则是成全他们,让他们各自成为席勒的‘审美共和国’和雨果的‘思想共和国’。

" 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沿着蔡元培、胡适、司徒雷登、梁启超的足迹,从沙滩红楼到未名湖畔,从清华园到植物园,童子们抚摸着百年红楼的旧砖,背诵着当年的北大校歌,‘先生蔡’的形象从此挂在了他们的嘴上,留在了他们的心里。"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

傅国涌 著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2020 年 4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姚峥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