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历史文化民俗》带你读懂未曾了解的深圳
读特记者 李福莹
2020-04-16 18:57

想读懂深圳的前世今生,必须要了解宝安的历史文化。虽然如今的宝安只是深圳的一个区,但在 1979 年以前,现在的整个深圳市都是宝安县的辖区。

深圳是一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因改革开放的成就而闻名于世,但它的根却深深扎在这片悠久历史积淀的土地上。1979 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 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那么,在这之前,深圳又是什么模样?

▲蚝民在蚝田挒蚝(郑耕摄)

《宝安历史文化民俗》 ( 以下简称《宝安民俗》 ) 对我们了解深圳便有了特殊的意义。该书由民俗学者廖虹雷、考古专家彭全民合著,由现代出版社于近日出版,既是宝安地方民俗文化领域的首部研究著作,又是新老"深圳人"乡土习俗知识的普及读物。

▲《宝安历史文化民俗》

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翻过一座山,喝不一样的水,自然唱不同的山歌、渔歌,衣食住行也有差异。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流、物流交往频繁,各种习俗同化现象普遍。所以,该书记述的既是民间独特现存的习俗,也是已消逝、或正在消逝的习俗。

4 月的一个下午,记者与廖虹雷、彭全民两位学者,在福田区物质生活书吧进行一次深度畅谈。谈这本新书,谈为何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谈"深圳人"懂一点民间习俗的意义 …… 所谈甚多,无法一一实录,节略部分对话于此,虽无法呈现该书全貌,至少能带领大家对深圳民俗有一点了解。

▲中间为廖虹雷,右为彭全民,左为合成号著名小食云片糕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淦忠

采访中,最让记者动容的是两位学者甘于寂寞的精神和状态,数十年致力于挖掘深圳本土文化的坚守。在喧嚣忙碌的都市中,他们却像清泉般的存在,默默蕴润着自己以及他们的读者。

以下是与两位学者围绕《宝安民俗》的对话——

◆"咸淡水文化"就是"深圳味"

深圳晚报:宝安的民俗文化始于何时?有多少年的历史?与别的地区有何不同?

廖虹雷:深圳源于宝安,宝安古已有之。

古自何时?清康熙《新安县志 · 地理志 · 风俗》条载:"邑在晋为郡,东晋永嘉(308~313 年)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南,多留兹源土,衣冠礼义之俗,实始于此。"换句话说,1600 年前的东晋时期深圳就置郡县,有郡县必有庶民,有庶民必有土俗,而此俗始于中州(原)也。

深圳不经意间走了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像滔滔的珠江,一路汇合着东江、西江、北江之水,浩然进入南海一样,在原有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广府和潮汕的"咸水文化",又糅合了粤北、粤东客家的"淡水文化",形成了既接近广府 ( 广州 ) 又不完全是广府,既是客家又不全是客家 ( 不列入著名客家研究教授罗香林考察划定的全国 27 个纯客家县范畴 ) 的"咸淡水文化"。当地人自豪地说这种"咸淡水文化",大概指的是"深圳味",也就是本文叙述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深圳风俗。

▲廖虹雷认真研究广府民俗用具

深圳晚报:从考古的角度,可以发现怎样的"深圳人"足迹?

彭全民:"深圳人"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7000 年前的咸头岭文化。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该遗址是 1981 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商时期的墓葬,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最为重要。自 1985 年始先后进行过五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白陶、彩陶、石器等史前人类文化遗存。经科学鉴定,最早的遗物距今近 7000 年,是珠三角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遗存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被选为 2006 年全国六大古遗址之一,也是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外,在宝安区福永的凤凰岩战国晚期到西汉晚期古遗址、铁仔山战国晚期到解放初期古墓地,都能看到"深圳人"活动的足迹。

最早出名的"深圳人"是东晋时期的黄舒,他的孝千古留名。时人将他比作春秋孝子曾参,所居住的地方叫"参里",是深圳最古老的村名;村旁一座无名山,也被称为"参里山"。因"参里"在今沙井中学一带,明、清时期为纪念黄舒,列为新安八景之一"参山乔木"。

▲上合社区东晋孝子黄舒牌坊

自宋以后,因不断有其他地方的人迁到宝安,民俗开始丰富起来。宝安是珠江三角洲的小平原,咸淡水物产丰富,因而形成了丰富的生产民俗和生活民俗。

例如,宝安开门见海,且"三面之水,皆咸"。古代人视盐为宝,人无盐不活,有盐则安,故县名谓"宝安"。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封元年(前 110 年),宝安南头就是设立番禺盐官的地方。

还比如,因为蚝业发达,便形成了许多与蚝业相关的民俗文化。"蚝豉"在广东话读音近"好市",逢年过节、庆典祭祀、生意人开张大吉,都少不了蚝豉和发菜,意为"好市发财"。绵延几百年的民风习俗,积淀和衍生了岭南独特的"蚝文化"。

◆做学问"既要挖井又要挖鱼塘"

深圳晚报:这本新书与之前在深圳民俗文化研究基础上出版的专著如《深圳民俗寻踪》《深圳风土人情》有何不同?

廖虹雷: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写深圳"。

从大鹏湾到松岗珠江口、从内伶仃岛到阳台山村,从蛇口西乡的渔村到龙岗坪山的革命老区,我把深圳的山山水水都跑遍了,深圳每个角落的古村落、祠堂,再到村子的姓氏迁徙、地名来由掌故,都成了我心中的故事。而手里的《广东通志》《新安县志》《宝安县志》也几乎被我翻烂了。

我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比喻为:既要挖井又要挖鱼塘。既要对准一个乡土文化方向深挖(挖井),又要有全面田野考察的广度(挖鱼塘)。

这本新书与之前民俗文化著作的不同是,这是一本系统、完整挖掘宝安民俗文化的书,按照民俗学系统、全面、独特的标准来书写。

▲廖虹雷和宝安文史专家一起在石岩街道浪心村袁氏祠堂考察

深圳晚报:在深圳做了那么多田野考察,可否谈谈您印象最深的一次?

廖虹雷:田野调查中,想不到许多地方历史文化越挖越有趣。例如在沙井新桥了解南宋理宗的驸马陈梦龙墓葬及家谱时,我们又在香港新界西贡车公庙里,发现新桥驸马陈氏送了一张檀木长条供奉台,这张刻有几百年历史的案台,一直随各色供品设在车公大元帅神像前,这件文物无疑佐证深港两地民间交流的悠久。另一件最为难忘的经历是"三进上合社区"。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古称上川村,自明朝初立村始有 500 多年历史。2017 年初,闻讯上合村黄氏宗祠、大王古庙和云野书塾正在大规模维修,我和彭全民赶到现场考察采访,对黄氏的迁徙和卜居上川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清朝宫廷为纪念晋代的南粤孝子黄舒和推广孝道而下旨建立的"孝行流芳"牌坊,收集了宝贵的史料。

半年后第二次进上合社区,拜访了几位长者和黄国兴董事长、黄超荣总经理(后接任董事长),采访到"立村井故事""橹罟方粽典故""大王古庙的传说""舞狮名师黄连胜传奇"等史实。第三次是登上上合社区的尖岗山,和考古专家张一兵等一起,惊奇地发现上合村民间传说中的"流水大王""通天大王"存有山神庙的遗址,在遗址中还获得一尊数百年前的新安地区少有的玄武岩福德爷石雕像(待考)。

▲清代地图上文岡山错写成支岗山

尖岗山在古志上又称"文岗山",载有新安县城"坐文岗,朝杯渡" ( 西晋年间杯渡禅师抵宝安屯门羊坑山建寺传经 60 年,羊坑山后改名杯渡山,今位于香港屯门 ) 文字,彰显文岗山的重要地理位置。文岗山山顶存迹的发现,为上合村丰富的人文历史增添了生动的证物。

◆300 多年前深圳就是"移民城市"

深圳晚报:新书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写就,可否跟我们谈谈,写到哪一个部分的时候让您最为动容?

廖虹雷:300 多年前,深圳就是"移民城市"了。有山有海,物产丰富,宝安这块宝地不断被人"发现",于是赣南、闽西、粤东等很多地方的居民,不断向宝安迁徙。所以,广府、客家、潮汕(含疍家)等民俗文化在这里交融。后期,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嬗变、完善和传承了独特的宝安民俗。

例如深圳现有留存围屋 390 多座,但没有一座是圆形的,都是依据台风多、雨水多等气候特点建成方形或长方形。1840 年之后的建筑,能看到红毛泥(水泥)、钢筋等建材,以及南洋风格的骑楼。

▲宝安石岩街道水田村炮楼 ( 张一兵摄 )

还比如深圳现存炮楼 1000 多座,为什么呢?是因为当时有钱人要防土匪、海匪。宝安石岩街道水田村炮楼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座。

◆只有了解这座城市,我们才不是过客

深圳晚报:作为一个深圳人(尤其是后来来到这里的深圳人),我们为何要懂一点民俗?这份懂与不懂的区别会是什么?

彭全民:有句老话叫"入乡随俗",有继承才有发展,有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了解当地的生活和民俗习惯,是新老文化融合的必经之路。

廖虹雷:民俗是一种味道,是一种记忆,是流动在血液里的亲情和乡情。只有了解了这座城市,我们才不是过客,才能确认"这是我的城市"。

10 年前,我出去做民俗文化讲座的时候,讲台下的听众大多是白头发的。这几年我出去做讲座,看到了越来越多的 80 后、90 后甚至 00 后,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们,越来越愿意了解这座城市,这是让人特别欣慰的地方。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李福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