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参与国际抗疫合作丨王石:深圳海外抗疫朋友圈正在扩大

读特记者 董芳芳/文 严文婷/图
2020-04-14 17:15
摘要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王石4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讲述深圳社会组织在国际抗疫合作中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中,深圳市在保证自身疫情防控平稳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市社会组织总会、猛犸公益基金会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等深圳社会组织在王石带领下率先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王石4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讲述深圳社会组织在国际抗疫合作中的故事。

深圳海外抗疫朋友圈正在扩大

从3月初至今,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会同市社会组织总会、市钟表行业协会、市妇儿基金会、市平凡英雄公益基金会、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市爱在行动基金会等20家社会组织,向疫情严重的米兰、都灵、光阳、釜山、筑波、伯尔尼等8座国际友城紧急捐赠了抗疫物资,其中包括了32万个医用口罩,700套防护衣、6台空气消毒机。在市委外办指导下,面向友好城市的物资捐赠将拓展至23个国家38个城市,将会有更多的深圳社会组织、企业加入其中。

自国外疫情爆发以来,猛犸公益基金会联合华大基因集团发挥深圳科技抗疫的优势,陆续向日本、秘鲁、安哥拉、菲律宾、塞尔维亚、文莱、贝宁、阿根廷、非洲、马来西亚、中美洲、加勒比等34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捐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37950人份,另有24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共17000人份正在落实。同时,猛犸公益基金会正联合发多方在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援建“火眼”实验室,提升当地病毒核酸检测能力。

此外,市社会组织总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鹏爱乐团、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等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与国际民间友好组织共同开展抗疫合作,合作对象包括了由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成立的日本“第八团队”、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意大利红十字会、加拿大城市联合会等,捐赠对象除了当地指定疗防疫机构外,也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希伯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亚洲理工学院等机构。迄今共计完成捐赠口罩15万枚,另有20万枚在落实中。深圳的海外抗疫“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

援助10个国家的10个实验室升级项目

王石说,在塞尔维亚,猛犸基金会先于3月15日,捐赠1000人份的检测试剂盒。4月8日,猛犸基金会捐赠核心仪器用于升级塞尔维亚一处病毒检测实验室,另外塞尔维亚委托华大基因在当地建设两座“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分别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南部城市尼什。

实验室建成后,每日可检测3000份样本,将大大提升塞尔维亚的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在贝尔格莱德的“火眼”实验室将建在塞尔维亚国家医疗中心,施工改造已经启动,等待仪器入驻。塞尔维亚近日将陆续派政府专机赴华接运技术专家和仪器设备。

王石说:“我们期待下一个‘火眼’实验室在意大利布雷西亚(深圳友好城市)、以色列加沙地带落地。猛犸基金会在国内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升级项目的基础上,将继续联合华大集团和众多社会组织,向海外援助实验室升级和技术合作,以快速提升检测通量,计划全世界援助10个国家的10个实验室升级项目。”

深圳民间力量国际联动

王石特别讲述了在此次疫情的国际合作中,深圳社会组织在国际协作中遇到的故事。他说:“3月初,日本疫情逐步加重,我了解到日本方面急需一次性医用口罩。我和深圳社会组织总会孙文平执行会长商议,由深圳手机协会的企业马上组织生产10万个口罩,以社会组织总会的名义捐赠给日本方面,经过与深圳市外办以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先生的协商,选择了深圳的友好城市大阪进行捐赠。这批一次性医用口罩是在宜宾生产的,生产商是深圳手机协会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深圳手机协会的企业转型生产防护用品并取得成功。口罩于3月23日到达日本大阪红十字会,并向当地医院分配,成为深圳民间对日援助最早捐赠到达的一批医护用品,得到了当地城市以及福田首相先生的赞扬。”

还有一项捐赠比较特别,是向加拿大城市联合会的捐赠。王石说:“加拿大地方政府与突尼斯和南非的地方政府长期合作,提供发展援助。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危机时期,加拿大由于美国禁止口罩出口,医用口罩出现短缺,但是提出与深圳联合,为情况更加紧急的非洲国家提供医用口罩的援助。”

这一请求得到了深圳企业家推动发起的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积极响应,基金会的联合发起人延安企业家高向东提供4万个口罩,向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以及突尼斯和南非的地方政府捐赠。

王石说:“这次捐赠虽然数量很小,但是意义特别,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来到延安,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在战场救死扶伤,成为中加两国友谊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这次由深圳的民间力量带动延安的企业家,为加拿大捐赠,并且与加拿大民间一道联合向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全球抗疫中加携手,四国五地联动,这是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在21世纪的发扬光大。再次说明了深圳国际民间协作在公益事业及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所起的特殊创造性作用。”

对外捐赠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

对外捐赠其实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王石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为全球疫情需求骤增,产能与需求不匹配,货源紧缺;二是国际各国执行标准与中国国家标准在生产、储存、检测等环节均存在差异,刚刚转产的民间企业申请标准认证和注册需要审批程序,时间上提出挑战;三是全球航班航线大面积取消,全国各大国际物流积压大量货物,运力明显不足,成本增加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机构是在不断变化的不确定过程当中,分秒必争地去寻找货源,衔接标准,打通运输和仓储,实现捐赠物资的到达。

王石说:“在捐赠物资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物资符合不符合国际标准,符合不符合当地标准。比如我们的试剂盒,是通过欧盟标准的。但日本有日本的标准,送到日本流行病研究所后,他们还要进行检测,是否可以用。你是好意,但人命关天,人家还是要检测。现在我们输出的试剂盒已经通过了日本、美国、韩国的标准。”

王石说:“作为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我们捐赠口罩有几道防线,必须保障质量是好的。这是深圳品牌、深圳速度、深圳意识的提现。国际抗疫这件事,不但要做好事,还要把事情做好。这就有专门机构,运用国际交流语言、国际标准、国际意识,保证把事情做好。”

“捐赠的物资质量高、数量够、精确度高,这都体现了中国制造的优势。快速启动起来,快速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抗疫面前,中国制造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说。

王石还特别提到了在疫情的早期对外援助的一项案例——钻石公主号事件。1月20日,搭载3711人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从日本横滨出发,本来计划在2月4日返回横滨,但因邮轮上出现感染病例,钻石公主号无法泊岸,全船乘客都被隔离,急需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检测排查。

王石说:“当时我正在东京出差,与日本方面商议举办中日企业合作论坛的事情。2月12日我拜访了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先生,本来计划是为了沟通合作论坛的事情。但是孔大使见到我之后,刚坐下就说,因日本钻石公主号上疫情严重,日本需要快速准确的核酸试剂盒的援助,日本厚生省通过外务省找到使馆请求援助,孔大使了解到我是华大基因联席主席和猛犸基金会理事长,提出希望提供检测试剂盒。我在当场就给汪建打电话,立即协调猛犸基金会理事会和华大集团,从香港库存的试剂盒紧急调度,向日本捐赠12500人份的试剂盒,迅速从香港装上飞机两日后就送达东京。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也第一时间参与了试剂盒的捐赠。万科在日本东京的一位员工,自己开车去海关清关运货,送抵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整个过程无缝衔接。钻石公主号的船员乘客陆续开始检测,2月19日首批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乘客开始在日本下船, 3月15日公布的最终确诊病例总数为712例。”

他说:“这件事情我的出发点很简单,日本政府和民众在中国疫情中对国内提供了大量支援,日方遇到困难,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做事救人,并没有太多其他的功利性诉求,因此钻石公主号事件的援助我们开始并没有对外主动宣传。直到2月20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宣布,‘经过多方协调,近日,我们通过中国深圳华大基因和猛犸基金会紧急向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捐赠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这之后在国内央视、新华社等各主要媒体开始广泛传播。”

王石说:“过去第一阶段对外援助的重点在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试剂盒,但是深圳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城市,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医疗抗疫技术的层面,向海外援助实验室升级和技术合作,以快速提升检测通量,将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董芳芳/文 严文婷/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