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也牵手“互联网+”了,封面首次印上了二维码!这是第一时间拿到报告的代表和媒体的一个新发现。不仅如此,继过去两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到“互联网+”,并明确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全国两会,是各地向中央提交成绩单的时候,这张成绩单里自然要包括“互联网+”这一考点的测验结果。中央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在各地推行情况如何?搁以前要跑断腿的事儿,现在哪些可以在网上办了?
深圳政务服务触网量居全国首位
3月6日,支付宝联合新华社客户端晒出了一份“互联网+政务”成绩单,它从侧面反映了各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的触网指数。数据显示,深圳市在支付宝上共开通了83项服务,排名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一,“深圳公积金”则是一周访问人数最多的服务项目。
在这份榜单上,深圳市雄踞榜首,身后分别是杭州、上海和北京。深圳公积金、社保查询、电子社保卡、交通卡充值、港澳通行证续签是两会前一周大家最喜欢的5个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不乏全国首创的服务,比如医保移动支付、公积金服务人脸识别认证、电子驾驶证等在支付宝上的尝鲜,都是由深圳率先完成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区域分布不均
支付宝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更加积极。“互联网+政务”服务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绝大多数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分别提供了至少53项服务。
尽管“互联网+政务”服务指数区域差距明显,但从支付宝数据可以看出,三、四线城市互“联网+政务”的使用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势头尤为迅猛。2016年,230个地级市公共服务使用人次以10倍的速度环比增长,河南济源市更是以110倍的环比增长勇夺桂冠。
政务与公共服务移动化是未来趋势
以往,各级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往往通过自建网站或APP的方式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发展“互联网+政务”越来越重视,各政府部门和机构实现了服务与数据联结,建设“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借力支付宝等大型互联网平台服务市民。
过去一年,已经有357个城市通过支付宝平台为市民提供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这基本覆盖所有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以往要跑断腿才能完成的办事项目,现在坐在家里点击手机屏幕就能完成,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开拓。
2016年,各地的政务服务一张网正在逐步建立,同时在深度打通跨部门的服务上积极推陈出新。广度上,典型的有浙江、江苏的政务服务一张网相继建成;深度上,则前有深圳后有镇江上线移动医保支付,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一键缴纳医保和自费两部分。
蚂蚁金服公共服务部总经理刘晓捷表示,除了更多服务触网之外,深度融合和打通依然会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蚂蚁金服致力于成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引擎,2017年将继续为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移动政务服务、移动支付之城、信用城市等解决方案。
见习编辑 王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