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致富,之前卖猪肉,现在卖口罩。当口罩成为疫情防控的"刚需物资"时,一些不良商家也趁机打起坏主意。
近日深圳一公司从印度购进价值100多万元人民币的口罩,打开一看就傻眼了,口罩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幸运的是,被坑企业及时找到深圳公证处申请证据保全,为后续解决纠纷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事情起因是,今年2月,正是国内疫情防控"吃紧"阶段,A公司与B公司签订采购协议。双方约定:由A公司支付100多万人民币从B公司购入印度生产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3月19日,印度生产厂家通过联邦快递将口罩寄至联邦快递深圳仓库,当A公司高高兴兴前往仓库收货时,却发现口罩存在质量问题。这让A公司着急万分,原本用于深圳民营企业复工复产之需的口罩,全然派不上用场了。
幸运的是,A公司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找到深圳公证处申请证据保全。2020年3月24日上午10时,深圳公证处公证员刘穗梅接到申请后,携助理许丹前往联邦快递深圳仓库。在现场,公证员随机挑选打开该批口罩中的其中六箱货品,并依程序进行了保全。该保全公证将为A公司在之后处理该合同纠纷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降低了公司的取证成本。
疫情期间,不良商家贩售问题口罩实属胆大,不过有公证人员现场取证,到时想赖也赖不掉。
据深圳公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合同纠纷每天都在上演着,但不是所有人都有A公司证据保全的意识,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苦于取证难,最终只能认栽。如注重证据保全公证作用,防患于未然,不良商家将会无处遁形。
编辑 周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