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公立医院不再欢迎非患者车辆
2017-03-01 16:40

医院停车场

常年拥堵的医院停车场

“停在医院的车辆并非都是患者所有,以深圳市人民医院为例,抽样数据显示,76%停放在里面的车辆都是非患者车辆。”因深圳公立医院停车位紧张而导致就医高峰期门口车辆排长队问题近年来愈演愈烈,进而也为周边交通带来拥堵。27日,深圳市发改委召集医院、交警等多个部门就“公立医院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举行首次征求意见座谈会。方案提出运用差别化政策,在高峰期对非患者车辆实行较高收费,以此抑制不合理的停车需求。

1 市人民医院近八成车位被非患者车辆占用

深圳现行的医院停车收费标准是沿用深圳市物价局2006年印发的《深圳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由于医院具有公益性质,该办法对医院的停车收费采取了相对优惠的标准,即规定:“医院配套的停车场对载送病人前来看病的车辆,凭门诊或住院等有关凭证(门诊收据或病历、住院押金收据等)实行:露天:小车5元/天,大车10元/天;室内:小车10元/天,大车20元/天。一天内多次进出的,只能收取一次费用。”

但公益性收费标准也带来非患者车辆占用医院有限车位资源的问题。由于部分医院周边写字楼或商业机构的停车收费较贵,不少人将私家车长时间停放在医院内,造成医院车辆周转流动率慢和车位紧张等问题。“根据我们委托市医管中心对四家直属医院停车场的抽样数据采集,深圳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北大深圳医院的非患者车辆停放数量占总停放车辆的比例,分别为76%、44%和47%,而情况最好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有超过5%的非患者车辆。”深圳市发改委价格处调研员黄细钦说。市医管中心一位负责人则直言:“如今建医院对局部交通就是一个灾难。”

“公立医院现有车位发展水平不成匹配,规划、管理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收费标准不够合理也在某方面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黄细钦表示,此次价格调整拟运用差别化收费改革方案抑制不合理停车,以价格杠杆对停车服务供求发挥调节作用,缓解公立医院停车难和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保障急救车辆、就诊及就医车辆的通行与停放。

2 停车收费改革将在4家公立医院试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征求意见的“试点方案”将医院的停车收费分为高峰时段(7:30-20:00)和非高峰时段(20:00至次日7:30)。其中,高峰时段的患者车辆收费拟采用限时优惠的形式,即“门诊、急诊患者车辆,6小时内收费5元,超过部分每半小时3元(6元/1小时);住院患者车辆,每天收费5元,一天内多次进出的,只收费一次”。

黄细钦表示,以6小时为优惠时段,是因为抽样数据显示,这个时间停车的患者车辆最多。“比如在1—4小时、1—6小时和6小时以上停放车辆数的调查中,深圳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峰时段停车1—6小时车辆分别占78.4%、62.02%、73.3%和80.33%。”

而对于非患者车辆停放服务费有两种方案:第一方案是第一小时10元,第二小时起每半小时3元(6元/1小时);第二方案是第一小时5元,第二小时起每半小时5元(10元/1小时),在高峰时段停满12.5小时可收费73元或120元。

此外,非高峰时段的车辆停放服务费将按每小时1元收费(住院患者车辆除外)。

市发改委称,此次停车收费改革拟率先在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试点,试行一年,期满后实施效果评估,再制定正式收费标准。不过,该委表示,此方案刚刚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此次主要征求部门意见,将再次完善和修改方案,并于近期面向公众再次征求意见。

■争议

尽管首次意见征求的对象是以医院和部门为主,但现场也出现不少争议的焦点。

争议1

患者和非患者车辆收费标准要不要区分?

在讨论中,北大深圳医院和市中医院的代表都提出,能否不要以患者与非患者车辆区别收费,应提倡公交出行的就医方式,取消停车优惠。“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不能扩建停车场,要解决停车问题就应一视同仁,以增加医院停车场收费来解决。”北大深圳医院的代表说。

但这一观点也很快被现场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代表认为,一方面医院毕竟是公益性质的机构,在医患矛盾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更应考虑其公益性质;另一方面,由于深圳人口较多,而优质医院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就医所需的问诊、治疗、检查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患者车辆也采用高收费,并不合理。

争议2

患者和非患者车辆如何甄别?

一些医院提出,一些非患者车辆在医院停车后,为了享受较低的患者停车优惠,出现了买挂号单、捡别人丢掉的挂号单或就医付费收据,甚至挂号后又退号等方式获取就医凭证的手段。也有与会的媒体代表表示,目前甄别是否患者车辆的工作主要是由医院停车场的收费保安等人员完成,里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采用不要停车票而私下谈定停车费的情况。

对此,现场有代表建议,借鉴商场中央收费的模式,由医院直接派专人对患者的就医凭证进行甄别,否则即便对非患者车辆提价,也难以达到清理非患者车辆的效果。

争议3

患者车辆是否要区别门诊还是住院?

大部分医院代表针对方案中对门诊、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区别收费的设想,认为不需要区分对待。一方面住院患者本人开车到医院的情况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住院患者主要涉及家属陪护和送饭问题,其中陪护应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送饭则在医院逗留时间并不长。

此外,部分医院代表还认为,针对患者车辆停车优惠的6小时应缩短至4小时,并建议将高峰时段提前至早上7时。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王润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