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钱作为慈善
郑絮文
2021-08-28 09:09

▶《金钱的社会意义:私房钱、工资、救济金等货币》 [美]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姚泽麟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2021年8月版

钱只是钱吗?试想一下,一笔数目相同的彩票奖金、工资或遗产能够被视为是等同的吗?股市里赚到一万元,从银行抢到的一万元,或是向朋友借的一万元,能够一样“算数”吗?

同样地,一百万、一千万的慈善捐款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吗?经济学的视角往往把慈善视为一种经济产品、一种能够带来可观的物质利益回报的投资方式。但也不仅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和社会名人对慈善机构的巨额捐款不仅能够为其自身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还能够为其增添道德上的声望。事实上,慈善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以金钱的形式被实践的,例如募集、捐赠和资助等,并往往作为这笔金额,以及慈善行为主体背后的道德基础的象征。由此,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金钱在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易媒介外,还有着更丰富的社会与道德意义。要理解这些意义,就需要一个社会文化的视角。 幸运的是,维维安娜·泽利泽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

二十年前,泽利泽的著作在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泽利泽视角”(Zelizerian perspective)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学的复兴。泽利泽的著作深深地鼓舞了新一代学者,他们通过研究那些之前不被认为是“严肃的”经济现象,重新定义了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界限。除了公司、网络和市场之外,研究重点转向家庭生产、日常货币交易、身体用品、护理工作和艺术等方面。《金钱的社会意义》就是这样一本开创性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探究了资金在家庭内部的流动、礼物的赠予和慈善捐助,展现了个人、家庭、政府和企业如何以各种人们之前从未想过的方式为金钱赋予社会意义。读者不仅会了解到,金钱是多种多样的,一块钱不仅仅只是一块钱而已,也是一系列社会制度的产物;也会通过丰富而具体的案例,看到不同货币形式在微观层面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与这些金钱之间如何相互形塑。

最近,有关第三次分配,推进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讨论。所谓“第三次分配”,指的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换言之,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由社会道德驱动。那么,在更为微观的实践层面,社会道德如何影响慈善行为呢?当金钱作为慈善手段的时候,又可能被赋予何种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呢?

在货币交易日益增长的今天,金钱并不怎么光鲜的道德声望依然延续,牵扯到钱的问题常常为原本“纯粹”的事物添上或多或少的理性算计的色彩,而有关道德缺失的联想依然构成了人们对金钱普遍的刻板印象。可泽利泽告诉我们,金钱并不总是败坏社会关系,相对的,它促使人们在道德和情感中组织起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那么,在慈善中也一样如此。事实上,在慈善中,我们完全有理由希望它发挥更多正向的作用——金钱如何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例如书中提到,在20世纪早期的美国,金钱的面貌被重塑一新,“金钱救济的罪恶”变为现代美德,被赋予正面意义。慈善工作者认为,现金救济和实物形式的救济,后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让他们成为没能力购物、对价格漠不关心、无法计划自己生活必需的人。相对的,金钱给予了人们选择的权利,使其能够发挥作为消费者的主体性。例如在人们买衣服的时候,衣服便成为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再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捷克夫人是一个寡妇,一个慈善社团为她和她的六个孩子提供食物和衣服,并且为他们支付租金和保险费用。但他们的生活依然困难重重。捷克夫人对自己的家和孩子并不在意,也不关注他们的食物,很快孩子们的健康就恶化了。这时候,慈善社团决定将救济的方法改为一周一发的现金补贴,并告诉捷克夫人她要“自己购买所需之物”。很快,家务“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们茁壮成长……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了现金,“可以购买其随时所需的物品”。

在当前国内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下,慈善也将日益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尽管书里所讨论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的案例,但书中所涉及的普遍问题依然存在。例如,慈善行为在何时何地应该采取何种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救济对象的界定;慈善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等等。面对慈善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种种困惑和问题,或许阅读泽利泽的研究能够对我们有较为深刻的启发。

(原标题《当金钱作为慈善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