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最干净城市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评论员 谢仕亮
2017-02-28 15:37
摘要

城市环境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自然更安居、更宜业……从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治理行动的序幕掀开至今,城市环境的点滴变化和颜值攀升,都源自“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这项工作所环境红利、...

30adcbef76094b36eafa071aa5cc7cd98c109dd8

继去年10月20日到春节前100天,深圳市开展环境卫生“双治”百日行动后,日前,市城管局再次部署,从2月20日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第二个“百日行动”,集中力量,重点开展垃圾收集点、集贸市场等五个方面的整治。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留心的市民可以看到一些新变化,深圳的市容环境明显比以前干净了许多,目所能及之处,不见街头巷尾的弃置年花、年桔,“脏乱差”现象越来越少,一些主干道掉漆、老化、变色的交通护栏亦已退出视线。清爽开阔、洁净舒畅渐成深圳街头新风貌,赢得市民不少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好口碑,是民生工程不断向前推进的原初动力。城市环境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自然更安居、更宜业……从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治理行动的序幕掀开至今,城市环境的点滴变化和颜值攀升,都源自“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这项工作所环境红利、发展红利和民生红利的释放。

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百日行动”助力“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是全市人民民生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最能引起政心与民意的共振。为民之事向来都摆在深圳建设的重要位置,“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这座城里的老百姓。

通过100天的集中整治,首个“百日行动”取得初步成效,深圳“三乱”难题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家具”的设置与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质量上了一个新水平。当然也还存在一些尚未彻底搞干净的问题。比如,在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得分率最低的垃圾收集点和集贸市场环境卫生问题等。此次启动的“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第二个“百日行动”,是对首个“百日行动”的深化、巩固和提升,需要在总结好上一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对短板问题继续亮剑,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任务繁重,作为城市管理治理单位,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明确环境管理主体责任,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城市治理智慧,推动全市按照国际一流标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加快补齐“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环境质量短板。

“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非一时之功,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全民参与的民生工程。市民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全民共创共建,方能让这座城市更美好。当爱干净、讲卫生都成了深圳人的特质,“全国最干净城市”自然变得更可期。

今年是城市质量提升年,而深圳质量是经济质量、社会质量、文化质量、生态质量等的“合奏”与“交响”,是兼具“价值含量”“技术含量”“绿色含量”的全面发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是深圳质量中“生态质量”与“绿色含量”的题中之义。因此,“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百日行动”需全力推进,不歇息、不停步,实现到2020年完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任务,才能以时时干净、处处干净的城市颜值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献礼。

编辑 欧阳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