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全省存量入境人员已摸清底数、风险可控

读特记者 刘良龙
2020-04-08 23:41
摘要

由于境外疫情动态变化,我省“外防输入”的防控具体措施也在动态调整

4月8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针对当前广东省境外疫情防控态势表示,广东严守防止疫情境外输入“五道防线”,包括口岸检疫、医学观察隔离点、社区排查、发热门诊、医院救治,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全方位织密织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护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4月7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75例,均被“五道防线”拦截。以3月21日为界线,该日以来全省新增入境人员病例皆在口岸和隔离点发现并掌控,此前存量入境人员大排查已摸清底数、风险可控。

何剑峰表示,在主动排查方面,我省也采取了早行动的策略。3月8日以来的境外来粤人员便已全面实施核酸检测,并纳入健康监测和管理。由于境外疫情动态变化,我省“外防输入”的防控具体措施也在动态调整。3月21日开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明确了凡经由口岸入境的来粤人员,不论国籍一律接受核酸检测,一律接受为期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我们充分运用大数据,由街道村委干部、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组成‘三人小组’,对3月8日至21日的存量入境人员,逐一上门排查,开展健康状况问诊,并全部进行核酸检测,迄今共对4.78万名前期入境人员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何剑峰认为,目前广东省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但国际疫情呈暴发、激增态势,广东作为经济活跃、对外交往频繁的省份,外防输入的压力较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尤其是复工复产复市后,人员一流动起来,聚集性风险就会增加。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何剑峰还呼吁:大家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特别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要勤洗手,接触了公共场所的物品最好马上洗手,洗手之前不要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同时,要继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务必戴好口罩,及时就医。如果周围出现相同症状的人,要及时向社区居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或者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编辑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