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重启 | 等疫情过去,我要回到武汉把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读特记者 彭丹林菲陈雯莉
2020-04-08 15:27

时隔76个日夜,我们熟悉的武汉回来了!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武汉“解封重启”,是全国人民齐心抗疫,挺过寒冬盼来的春天。在这满载希望的春暖花开之日,晶报记者采访了与武汉结缘的深圳医护和记者,听听他们对武汉的心里话。

“等疫情过去,我要回到武汉把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陈文静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这次回家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

2月9日,陈文静作为深圳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出征武汉。在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以往的武汉是很繁华的,但那一天只有我们的车辆在武汉的街道上走,整个城市空荡荡的,跟我记忆中的武汉不一样。”

深圳援鄂医疗队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

陈文静所在的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是武汉市较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专门用来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我所在的小组有两三名队友,管理大约100名病人。”陈文静说,在刚开始,一切都需要适应。“进舱之前既要吃东西又不能吃太多,既要喝水也不能喝太多,这些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己琢磨、调整。”陈文静表示,尽管刚开始时身体上有一些不适,但经过调整后,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陈文静在武汉的东西湖方舱医院工作画面。

每天在舱内工作的6小时里,陈文静要和队员一起负责病人的日常医疗、生活护理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那天有一个病人,我给她测血压的时候,发现她血压偏高,询问后才知道,她是因为担心家人所以忘记吃降压药了。”陈文静说,这名患者的家人分别在不同的方舱医院接受治疗。那天下午,这名患者接到通知,其儿子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正在去往方舱医院的路上。“她当时很沮丧,精神状态很不好,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和安抚。”在陈文静看来,除了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之外,心理上的安抚工作也不能缺少。

深圳援鄂医疗队在武汉。

支援武汉期间,陈文静也从工作中收获了许多感动。“我们都会在防护服上写‘深圳医疗队’和自己的名字,但是有些年纪大的患者不太会说普通话,当我用武汉话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陈文静说,每次与患者用家乡话聊天,他们都特别感动。

3月20日,作为深圳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47名返深队员中的一员,陈文静回忆起离开时的场景,心头还是涌起一股暖流。“当我们的大巴经过武汉的街道时,小区的居民都打开窗户跟我们挥手告别,还有一些开车的武汉市民都停下来鸣笛向我们致敬,这让我很感动。”陈文静说,原本今年打算回老家和家人一起过年,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家乡,当家人得知自己要返深时,虽近在咫尺也没能相见,但他们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放了下来。

“等疫情过去之后,我要回到武汉,把我曾经走过的街道和奋战的地方重走一遍,这是我毕生难忘的经历。”面对即将“重启”的武汉,陈文静充满着期待和憧憬,“希望武汉早日恢复以往繁华的景象,武汉市民的生活秩序可以慢慢恢复正常,回到那个我曾经熟悉的武汉。”

“一想到大家能自由地到街上、公园里去享受正常的生活,我就感到非常高兴”

距离在武汉战疫最前线采访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回到深圳隔离中的深圳特区报记者唐光明和何龙却没有停止手中的工作,他们仍忙着写稿、整理照片和视频素材,同时对他们共同编写的书《方舱36天》进行梳理。对他们来说,这本记录了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从建设到关闭,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战胜疫魔点点滴滴的书籍,是送给武汉“重启”最好的礼物,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中难忘的一段采访经历的总结。

疫情期间,深圳特区报记者唐光明(左)和何龙(右)跟随深圳医疗队赴武汉采访。

对于武汉,唐光明和何龙其实都不算陌生。唐光明10多年前曾经去过,而何龙半年前也随深圳特区报大型采访“中国力量”报道组到过那里。在他们印象中,武汉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处处是鲜活的人间烟火。可是这一次,当他们跟随深圳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时,只看到一片冷清。

与这片冷清相反的,是他们热火朝天的工作——每天睡眠时间五六个小时,几乎都有直播和拍摄任务,最多时一天写上万字报道——唐光明形容自己,“那段工作状态仿佛打了鸡血”。“我进舱应该有35次,比医疗队员还多。”唐光明说,每次进舱,他就会准备两个防水的运动相机Gro用于拍摄,以便出来时泡酒精消毒,到最后,一台机器出现了失灵的状况。而何龙为了追求更好的拍摄效果,转战雷神山医院时用上了相机,消毒烧坏了两个镜头。

深圳特区报记者唐光明(右)和何龙(左)在雷神山医院采访。

他们持续地滚动更新,用情用心讲述一个个战疫动人事迹,前后方联动运用直播、图文、视频、海报等融合媒体形式第一时间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疫情救治防控情况,传递希望,传播正能量,激励更多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唐光明算了算,自己在武汉拍摄了663G的视频素材,写下15万字的稿件。

唐光明本就是个感性的人。在武汉采访期间,他见证了太多让人感动的细节和故事,常常热泪盈眶。他还记得,在方舱医院采访时,一位广东医疗队的90后医护人员刚进舱不久就趴在桌上,他过去询问才知道原来对方身体不适。唐光明和这名医护的同事都劝她出舱休息,但她坚持说趴一会缓过来后就能继续工作。最后,她仍没能坚持下来。而深圳援鄂医疗队的李颖芝替她接下了当天25位患者的照料工作,也就是那天,李颖芝一共要照顾75位患者。作为这些医护人员的曾经的“战友”,在武汉即将“解封”的时刻,唐光明为他们感到骄傲和高兴。

在武汉,唐光明和每天开车送他们上下班的武汉司机张年清成了朋友,大家天天都在掐着手指算方舱关闭的日子,武汉公交什么时候恢复,医疗队什么时候回深圳,一算一个准。临别前,张年清跟唐光明约定,等明年一定来深圳,两人一起喝个小酒。而唐光明也希望,如果有机会,在明年此时,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能回访武汉,看看那时武汉的变化。面对即将到来的武汉“重启”大日子,唐光明和何龙都很期待。唐光明表示,其实在回深那天,他们看到的武汉已经在有序恢复生活、生产,路上甚至出现了堵车。“武汉是个美丽的城市,一想到大家能自由地到街上、公园里去享受正常的生活,我就感到非常高兴!”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彭丹林菲陈雯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