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把城市理想“书写”在大地上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20-04-02 23:20
摘要

深圳应当用怎样的建筑理念彰显城市气质,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述说城市精神,用怎样的建筑作品书写城市理想?

“设计之都”,匠心筑梦!

日前,由世界知名建筑网站《Arch Daily》设立的“2020中国年度建筑大奖”开启19个类别的最佳提名,并将于4月23日评选出“十佳建筑”和3个“获奖建筑”。记者从其官网获悉,目前深圳有16个项目入围提名,数量居全国城市前列,展示了“设计之都”的实力水平。

美国著名建筑师埃罗·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可以看出它的抱负。”城市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也是文化精神在空间中的固化。换句话说,建筑是一座城市有形的灵魂,是城市气质、文化、格调和生活的载体。风格各异的建筑,正是印刻在城市之书上的一串串字符。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治理水平。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就有什么样的空间逻辑。一座好的建筑,总是坐落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兼具实用功能与智慧美感。它带来的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改变,也有城市整体品质的改善,还有良性的社会连锁反应,成为功能业态、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文化观念、社会心理、价值审美革新的催化剂。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应当用怎样的建筑理念彰显城市气质,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述说城市精神,用怎样的建筑作品书写城市理想?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拥有敢闯敢试、包容创新、充满活力的鲜明城市特质,始终铆足了劲向前看、向外看、向远看。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向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一流城市看齐,从建筑设计领域的传世经典中汲取灵感,深圳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时代感、标志性、独创性的建筑精品。深圳入围“2020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的项目,包括市民耳熟能详的深圳百度国际大厦、深圳湾万象城、龙城广场万科里屋顶景观遮阳伞、莲花山公交总站改造、宝安中心区四季公园等代表性作品,分布于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景观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等10多项类别中,不仅体现了深圳融入建筑设计全球化浪潮的最新成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先进水平和地域特色。

有人说,现在的深圳会让你看到未来的样子。过去40年,深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城市建设与科技创新上表现得尤为亮眼,整个城市充满现代感。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深圳迎来了发展升维的重大历史机遇,向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进发。先后聘任一批重量级专家升级城市智库,同时注重“开门搞设计”,围绕深圳自然博物馆、国深博物馆、深圳歌剧院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高水平国际设计竞赛,未来的深圳将有更多书写城市理想和为民情怀的地标建筑拔地而起,源源不断释放城市魅力,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座未来之城,正在尽情生长。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