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周娜丽退休20年仍“上班”服务社会
记者 方兴业 文/图
2017-02-13 03:23

res04_attpic_brief

周娜丽年逾古稀仍奉献不止。 

在罗湖区南湖街道办平安建设部,有一位74岁还在“上班”的调解员,每天与90后以及其他年轻人并坐在一张长柜台的里侧,接受辖区百姓的法律咨询,调解各种纠纷。见此场景不由让人心生好奇:她这个年龄还在上班?

近日,记者在南湖街道办见到了这位“另类”的大姐。她叫周娜丽,数十年以法律服务为业,做过法院的书记员,也做过律师,谙熟法律。早在20多年前,她就到了退休年龄,但辖区需要她,群众离不开她,于是她退而不休,奉献社会。就是这么一位大姐,曾义务为他人打官司近百宗。

走进一间不大的会客室,只见四周都挂满了锦旗。旗多墙窄,部分锦旗只能叠挂。记者还看到市民寄来的许多感谢信和在留言簿上充满感激之情的言辞。

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都有感人的故事。上书“为民服务,排忧解难”的锦旗,其背后是这样的故事:市民刘忠会与丈夫结婚后不久发生争吵,丈夫离家出走。刘女士带着一个小孩,生活无依无靠。她一气之下,提出离婚。周大姐却提出了不离婚的建议。理由是,房子是男方的,一旦离婚,母子将面临居而无房和小孩失去抚养费的窘境。刘忠会听从建议进行了调解之后,母子生活平安稳定。感激之下,她给周大姐送上了这面锦旗。

周娜丽身边的同事、朋友告诉记者,周大姐是大好人,打官司、家务事、不平事,她都管,不计报酬,甚至贴钱也做。她做的好事数不完。

周大姐有多种爱好,如爱好文学,尤其中国的古诗词。央视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语听写大会》,她从未落下一期。她喜欢收集与国家大事有关的文图,《长征·红军》、《我的梦·中国梦》、《抗日战争与反法西斯战争》,这样的剪报她集了好几本,仅《中国梦》,就有4本之多。她说:“我希望看到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她还十分关注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这方面的报道也收集了很多。也许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和一颗富于同情的心,使得她退而不休,乐于奉献。

“我觉得自己够不上贤妻良母 。因为我在家里呆不住,在公园里也找不到乐处,我喜欢在社会上做更有意义的事。帮别人解决了问题,我就很欣慰,很开心。”她说。

像周大姐这个年龄还在这样工作的,在深圳应是屈指可数。她每天8:20就到单位上班,比年轻人早许多。真是“74岁的年龄,20岁的干劲”。记者问她要干到什么时候,她说:“只要身体好,我就一直做下去,只要别人有需要,我就不拒绝。最美夕阳红,年龄虽老,但我愿意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的贡献。”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