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六大因素预示通胀新周期临近

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7-02-03 16:54
摘要

六大因素预示通胀新周期临近。

一、宏观面

1、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在51%以上,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月PMI主要呈现出四方面特点:一是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二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幅双双回落;三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持续加快;四是进出口小幅回升。

2、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日前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为落实《通知》要求,证监会将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在职责范围内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3、六大因素预示通胀新周期临近,我国三大物价指数全面扬升,表明物价形势正由结构性通缩转向通胀,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正在悄悄降临。这是中国经济形势的一项重大变化,对此要有思想准备。我国物价之所以从现在开始会出现上涨趋势,初步分析其动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升高;二是职工薪资费用上涨;三是人民币贬值;四是避险“热钱”推波助澜;五是供求关系获得改善;六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大环境影响。

4、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消费热潮无疑会对一部分经济数据产生影响。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17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较多机构预计春节因素将助推1月份CPI同比增长2.8%。

5、春节长假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武汉市多个楼盘走访时发现,返乡置业渐成二三线城市新看点,热度更多集中在劳动力输出省份。专家表示,库存较高的城市,确实需要返乡置业促进销售,但未来仍需“一城一策”解决房地产供需问题,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二、中观面

1、至初六下午6时,2017年春节档期的实时累计票房已超过32亿元,一扫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票房低迷之势。电影票房能有如此“红火”的开年,部分应得益于各家影视公司抢占渠道“先机”。

2、春节假期结束后,投资者即将开始布局鸡年的投资机会。受访的多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认为,假期中的海外事件不会影响A股走势,从流动性环境以及历史规律来看,投资者有望迎来“春季行情”。

3、最新数据显示,29家上市券商(含国投安信)中,总市值超过千亿的上市券商共有9家,其中,中信证券总市值最高,达1996.87亿元。此外,2016年以来,第一创业证券、华安证券、中原证券及中国银河四家券商通过在A股IPO实现增资扩股。

4、旅游过年成风,多家旅游类公司收获“大红包”,将有望为相关A股上市公司节后的市场表现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旅游局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日(初五)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27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1%;实现旅游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4.8%。

5、国电今年将削减投资20%,华电拟“十三五”不新增煤电项目。2月2日,一份由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独立智库碳追踪出具的研究报告预言,“电动汽车成本下降以及太阳能技术将使得石油和煤炭需求自2020年起停止增长,化石燃料企业若对这种变化毫无准备,将会面临威胁。”

6、自今年1月份以来,在保险投资监管整体趋严的背景下,险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度仍然不减。《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2017年1月1日至2月2日,险资共调研了111家上市公司,共计225次。从行业来看,电子行业最受青睐,另外,机械设备、化工、传媒、医药生物、公用事业以及计算机等六大行业也受到险资的格外关注。

见习编辑 耿超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