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深圳建设工程项目有序复工,全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复工率、各区建筑工地复工率不断提升,有的区建筑工地复工率已达100%。建设工程项目抓紧复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随着复工复产的热度提升,深圳的天气也热起来了。3月份以来,深圳当日最高气温为25℃及以上的天数超过一半,22日、23日市内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突破30℃。在大太阳底下,地表温度更是明显高于气温,因此建筑工地上的施工工人需要顶着高温作业。
笔者在个别工地看到,有的施工工人正确佩戴了口罩,但也有人将口罩拉到下巴部位,有的虽然用口罩遮住了嘴却没有遮住鼻子。平心而论,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由于人出汗多、散热多,戴着口罩在工地上劳动肯定会有不便,也多少会加重不舒适的感觉。对于天气较热条件下的施工工人,相关管理规定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同时,相关服务也需要跟上。
2月初印发的《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引》规定:“未正确佩戴合格医用口罩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这一规定是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随着气温升高,这一规定是否需要调整,值得讨论。
顺便说一句,目前已有江西、湖南、四川、辽宁等多个地方对于在建筑工地作业是否需要戴口罩出台了不一样的规定。如《江西省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明确提出,除行业特殊要求外,在建筑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业等户外人员不密集的地方作业时,建议不戴口罩。这些地方的规定值得借鉴。
对于建筑工地施工工人,还要根据天气条件做好服务。随着气温渐渐升高,煮绿豆汤的日子也快到了。在目前深圳的天气下,喝绿豆汤对户外建筑工地的施工工人来说也是一件很爽的事。当气温进一步升高时,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暑降温责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支持复工复产。
战疫时间越长,越要严防固守成规,越要因应实际情况变化开展工作。除了建筑工地施工工人,医务人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车间工人等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相关管理细则和服务保障措施也当随之而变,这样才能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抓得更细更实,为夺取“双胜利”更好地凝聚各方合力。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