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新区下沙新村居民欧阳丽意提着一大袋东西,给住在隔壁单元的吴金老奶奶送过去。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当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欧阳丽意一直对口服务这位91岁的老人。在下沙新村社区还有28位孤寡老人,对这些需要重点照顾的群体,当地都做了一对一的妥善安排。
这些做法,是当前深圳基层“精准防疫服务”的一个缩影。
深“沉”基层 践行初心
截至目前,深圳先后向基层社区下沉了701个援助工作组共计3.7万名党员干部。此外,各社区有8万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社工响应号召向基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结。
大鹏新区下沙新村社区常住不少外籍人员,当地党群服务志愿者专门建立了一个外籍人员服务群,针对他们反映存在出入小区困难问题,主动反映协调相关部门,帮他们制作了临时出入证。
在龙华区北站社区南贤广场,有几十家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想让业主减免租金,最初未能如愿。市、区下沉干部组成复工小组,前后3次上门找业主商量沟通,最终业主同意减免了60多万元房租。
光明区一家公司在复工复产中遇到货物发送不便等困难,下沉干部郭实华了解情况后,连夜制定“企业临时发货”报备流程,并协调监管部门上门服务,及时保障了该公司如期发货。之后又推动建立了“一企一员”专项对接体系,快速精准解决企业复工防疫遇到的难题。
记者了解,目前光明区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了“全包制”精准服务,31名区领导每人下沉包点一个基层社区。区机关党员干部基本全部下沉,全覆盖包点全区所有社区小区、企业园区。
“流动党徽” 温暖民心
疫情发生后,深圳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专班,确保第一时间响应。还在防疫一线成立了1737个临时党组织,所有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和社工统一整编分派,由社区党委统一领导。
在光明区光明街道,疫情期间860多名穿统一红马甲的志愿者每天都在社区忙碌,大事小事都管,胸前的党员徽章格外醒目。
来自印度的库玛住在大鹏新区,一天,他看到这些胸前戴着党员徽章的志愿者在开展公共环境消杀,人手不够很辛苦,很是触动,也成为下沙新村社区服务的一名志愿者,成了当地的“网红”。
深圳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冀小平说,党群服务中心可以说是当前基层抗疫复产工作的“战斗堡垒”。主要体现在精准发挥一线防控“指挥中心”、防疫等物资保障“补给中心”、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关爱中心”及居家线上服务的“云中心”4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两好局面” 树立信心
记者在一些社区看到,当地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党员和群众的“温馨家园”,很多居民踊跃参与服务中心的活动。
深圳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布局及功能建设完善,一些大的社区还延伸建立了党群服务站。这是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的成果。疫情当头,数以万计的下沉党员干部,得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这个阵地有效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深圳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项重要工作成效显著,呈现良好局面。
光明区公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伏守杰说,大疫给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一次机会。后疫情时代,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踏实为老百姓做好每件事。
居住在坪山区马峦街道的居民赵恩峰说,这些胸前戴着党员徽章的志愿者这么用心服务大家,这是用钱买不来的。正因为他们有亲和力,才有凝聚力。现在只要政府出台抗疫复产政策,都会得到社区居民的拥护,因为大家充满信心。
见习编辑 朱恒鑫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狗尾巴
硬核打卡!来深圳金啤坊“皮”一夏 金啤坊的前身是深圳金威啤酒厂的所在地,承载着老一代深圳人的珍贵记忆,那一句 “来深圳,喝金威”“闯深圳,喝金威” 的口号,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转型,金威啤酒厂也迎来了新的篇章。经过精心改造与活化,曾经的废弃啤酒工厂华丽转身,于2022年成功转型为独具特色的金啤坊艺术街区。
01:56
男声小合唱
00:36
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